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O 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2013-11-01 09:47:59)
标签:

zotalk

医患关系

医杀事件

危机干预

杂谈

分类: ZOTalk

【ZO <wbr>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医患关系

嘉宾:修齐咨询师 戴林龙


话题背景:

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患者连某某持刀捅伤,当天中午,医生王云杰经抢救无效身亡。今年10月17日至27日仅10天,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近年来,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院内流血事件频频发生,医患关系之紧张扭曲令人震惊。患者的愤怒和医生的委屈情绪都非常高涨,心理层面的自我疏导也许只是小小的辅助,但长远来说却是重要的。


今天,小编向戴老师就这个话题做了简短的访谈,愿抛砖引玉和各位读者一起探讨。

http://mmsns.qpic.cn/mmsns/GYzK78tjGfufHyLaich6tVxicsibic9rDP1FoKnJC4UpDW8eZzIJtPp3Qg/0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TITLE="【ZO 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


修齐:为什么这么多极端的暴力事件发生在医院里?


戴:医疗场所有它的特殊性,背后的因素也很多。

在医院里的人们正经历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特别是患者病情忽然恶化死亡时,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更是使家属情绪激烈、难以承受。


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自己的处境充满了恐惧,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也来自于对医院、对医生群体的不信任,不接受不相信医生给出的解释,也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可信赖的信息。这种不信任在各行各业都已经普遍存在,但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下,面对生命的沉重,不信任就加剧为强烈的恐惧。


与此同时,在政府对医疗系统很少投入的情况下,又有大部分被干部占用,使得百姓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看病费用虚高、医疗人员和物资稀缺,更是加剧了以上说到的痛苦和恐惧。痛苦和恐惧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和抒发,再遇上本身性格激进的人,很容易演变成暴力行为。


修齐:医院的特殊性,医疗资源稀缺和患者、家属的痛苦、恐惧,似乎是目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作为医生要怎么办?


戴:我想起以前看到一些因航班延误旅客滞留,旅客殴打空姐的暴力事件。旅客不满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空姐确实无法改变航班延误的事实,但稍有态度不逊就容易激化,其实是对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样,医生也是情绪劳动者,在医院环境中,工作难度更大。


首先,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应有意识地学习自我调节。在理解病人感受的前提下,比较能够耐心和接纳病人的不满,在救死扶伤缓解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尽力疏导病人的恐惧。


第二,要能够辨别精神状况不稳定的病人,建立转介机制,及时建议患者去精神科或心理咨询师处获得帮助。


第三,现在虽然出了床位配备3‰保安的应对措施,但法律保障仍然是要呼吁的,职业医闹组织更是要严厉打击,追究法律责任。没有这些现实的措施,一味要求医生提高自己、接纳患者,显然是不合人性情理的。


第四,呼吁医院配备危机干预专业服务的支持。发生医闹事件的第一时间,不应只有手无寸铁的医生护士在场,让他们无助地面对。在事件发生后,也需要进一步工作避免更多的伤害和影响。


最后想说,对医护人员的尊重,也是对医疗体系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虽然现实情况存在很多困难的问题,但还是希望每个人都互相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尊重病人的需要,尊重医疗工作者的付出,在社会文明上前进一小步,至少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安详一些。


【本期嘉宾】

资深心理咨询师,证券业管理者 戴林龙

【ZO <wbr>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编辑:劳申玥


❤❤❤第267天,互相包容共同应对❤❤❤

医生不该只是矛盾对立的牺牲者,从心理服务从业者角度说,希望透过近期的事件,能够警醒大众提高心理保健意识,使用专业的危机干预服务,拥有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和知识。

愿世间多一份包容理解,愿逝者安息。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传播心理学知识,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现已开通微信咨询通道,欢迎与我们同行!

【ZO <wbr>Talk】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