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安心能量】杰克·康菲尔德:灵性成长要去往哪里?

(2013-09-09 07:59:38)
标签:

早安心能量

灵性成长

灵修

杰克·康菲尔德

修齐微信

健康

分类: 早安心能量

在这个特别的时代,“灵性成长”已经成了很多人关心的一件重要事情。那么,灵性成长究竟要让我们走向哪里?而什么样的特质,称得上是成熟的灵性呢?


今天特意整理来自杰克·康菲尔德的这些文字,和对灵性成长有诚意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早安心能量】杰克·康菲尔德:灵性成长要去往哪里?

  • 非理想主义

成熟的心不会有完美主义,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完美的楷模里。非理想主义的灵性不会寻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试图使自己、身体与人格变得完美,不会根据外在某些极度纯净的特殊形象而对老师或开悟抱持浪漫的想法。因此灵性生活并不是寻求收获或成就,而是去爱和自由。在这种非理想主义的修行中,即使是无知和恐惧的行为,也能被神圣照亮、穿透,引导我们对一切之中的奥秘感到惊奇,而没有批判和指责,因为我们并不是尝试使世界完美,而是使我们对世上一切的爱变得完美。


  • 仁慈

它是以自我接纳为基础。如果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里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就无法发展出仁慈。了解开放需要慈爱的温暖阳光。“你不需要当好人,你不需要用双膝跪行,穿越100里的沙漠,表示悔改。你只需要让身体这个柔软的动物,爱其所爱。”成熟的灵性会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感恩与宽恕的能力。


  • 耐性

成熟的灵性了解觉醒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季节和周期,它要求我们作出最深的承诺,在心中坐定,并向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敞开。


真正的耐性不是为了要有所得,也不是为了任何成就。耐性能让我们向超越时间的事物敞开。佛陀谈到要修行十万大劫的时间,意思不是说要花上无穷的时间才能觉醒,而是指觉醒是超越时间的。觉醒不在于几周、几年或几辈子,而是指现在就以爱和耐性打开自己,进入奥秘。


以最深入的方式来说,耐性就是了解我们寻找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它一直在那里。


  • 活在当下

灵性的觉醒发生在此时此刻的生活中。禅宗传统认为:“狂喜之后,洗衣服去。”灵性的成熟不只会在超越中展现,也会在内心展现,让神圣照亮、穿透我们的每一个动作。超常意识状态、超凡的心灵经验、意识的巨大开启都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在经验本身,而在于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转而注意自己化身为人,在人身中增长智慧、深化慈悲的能力。


就如阿姜查所说:“就算是超凡的经验,除非能联结到此时此地的这一刻,否则就一无是处,只不过是某种需要放下的东西。


  • 整合而体证的神圣感

“整合”就是不在生活中制造切割的区块,不划分神圣与不神圣;“体证”是指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重视灵性,否则,我们的灵性就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整合而体证的灵性修行包括我们的工作、爱、家庭和创造力。


灵性的整合感使我们了解,若想把光明和慈悲带进世界,就得从自己的生活开始。这种个人取向的修行方式,重视生活中个体和普遍两个面向,尊重生命是生与死之间的无常之舞,也肯定我们独特的身体、家庭和社会,以及个人的历史,包括我们拥有的一切喜悦与悲伤。


  • 质疑

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而是要体认我们必须为自己而看见,这种质疑的性质被佛陀称为“择法”,也就是自己对真理的研究。这是一种发现真相的意愿,没有模仿,也不是追随别人的智慧。在成熟的灵性中,可以看见许多自主的感觉,而不是对权威的反应,但这必须是由衷的体认:我们就像佛陀一样,可以觉醒。


这种质疑结合了思想的开放,禅宗的“不知道”的心,和一种“分辨的智慧”,能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事,能一直睁开愿意学习的双眼。带着开放的态度,我们就能一直学习。


质疑使我们既能运用传统的伟大智慧,向老师学习,成为团体的一部分,同时仍与自己保持接触,看见真理、述说真理。这种质疑可能不会使我们对自己更加确定,但能让我们对自己更加诚实,而灵性修行也能在这种精神中充满趣味与活力。


  • 弹性

灵性成熟使我们像竹子一样,可以在风中摆动,以我们的心与认识来回应世界,尊重周遭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是一种心的自在,了解所有灵性工具都只是竹筏,用来跨越河流,达到自由。


佛陀说:“对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智者而言,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会有任何造成冲突的事呢?”


心的弹性能为灵性修行注入幽默感,让我们看见千万种可以觉醒的有益方法,有时适合正式而又系统的方法,有时却适合出乎意料、不寻常而令人吃惊的方法。


弹性之道就是喜悦和宁静。


  • 拥抱对立面

拥抱对立面,这种能力可以让心容纳生命的矛盾。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有一天终会了解身边的人同时有好有坏;有爱,也有愤怒;有慷慨,也有恐惧。灵性的成熟也有类似的发展,我们不再寻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上师,也不再尝试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对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会再区分受害者与施虐者。我们开始了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对立面。


人在灵性生活中成熟时,就更能与矛盾自在相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包括其中的诸多层面和内在冲突。于是能了解生活中的反讽、隐喻,发展出幽默感、拥抱整体的能力,并以宽宏的心面对其中的美丽与丑陋。


当我们拥抱生命中的对立面,就容纳了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将两面看成不可分开的。当灵性成熟时,我们就能学会接受修行中的对立面:我们需要老师,也要为自己的修行负责;意识有各种超越的状态,也要以个人的方式实现它们;有业力制约的力量,也有人性全然自由的能力。


  • 智慧而慈悲的关系

我们总是与某种事物相关。即使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可能没有什么控制力,却能选择如何与自己的经验建立关系。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所有的相遇都和整个灵性生活有关。同样的,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细心和慈悲,就是修行的标尺。成熟的灵性重视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没有一件事可以从灵性生活中排除。


  • 平凡

灵性成熟的最后一个特质就是平凡,在某些传承中称为“开悟后的修行”,这是在特殊灵性状态和副作用消退之后的平凡。


尼萨伽达塔是不二论的大师,有人问他,他的意识和周遭的寻道者有何不同,他微笑着回答,他已不再认同寻道者。没错,他会坐着等待早餐、中餐,饥肠辘辘,也许像其他人一样不耐烦,但其下是有如海洋般的安详与了解。他不会陷入或认同生活中任何变化的情境,所以他和周遭的人不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平静的。


灵性生活的平凡来自信赖的心,来自对生命恩典的感激。当我们就只是自己,不伪装也不作假,就能在宇宙中安息。在这种平凡中,没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么,不需要渴望什么,只是在爱与了解中向世界的喜悦和苦难敞开。这种平凡的爱与了解能为每一种处境带来心的自在与安详。就像河道中的水流,能在石头间找到自己的路,或一点一滴磨去石头,逐渐向下流,回到海洋。这种平凡使我们安息。


平凡具有极大的力量,这是灵性成熟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能自然地疗愈自己,就像我们的清明与慈悲能扩及周遭世界一样自然。



来源:网络

编辑:劳申玥



❤❤❤第215天,让修行落在生活中❤❤❤

★关于杰克·康菲尔德

一九七六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著有《狂喜之后》《踏上心灵幽径》《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等书。


西方社会里能身兼传统学问僧与实修僧双重身份的精英,寥寥无几——譬如肯·威尔伯、拉姆·达斯、迈克尔·墨菲、罗杰·沃尔什、艾伦·沃茨、约瑟夫·戈德斯坦等人,杰克·康菲尔德可以说是其中最擅长说故事,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的博学说法者,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重要法师。 


★如引言中所说,在如今变革剧烈快速的时代,“灵性成长”成为许多人关心的事情,我们试图在混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现在关于“灵性成长”的书籍教诲可能比之前任何时代都要多,过多的关于灵性体验的描述却容易使人陷入理想化的期待,而忘记了成长的空间本是在生活中。

新的一周开始了,让修行落在生活中,狂喜之后,洗衣服去^__^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欢迎与我们同行!

快速关注:右上角菜单→关注官方账号

导航信息:发送“?”或“h”

体验咨询:如需电话/文字咨询预约,请留言

阅读杂志:发送“心资源”获取APP二维码

关于我们: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修齐官网手机站

历史消息存档:修齐健康(新浪博客、微博)

【早安心能量】杰克·康菲尔德:灵性成长要去往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