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心能量】一宗公案:对

标签:
修齐微刊早安心能量自我成长公案禅故事杂谈 |
分类: 早安心能量 |
有一次,有位老禅师讲道,在结束前说了一个故事:
某寺院里有两位比丘,为了修持的事发生争辩,他们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既然各有所本,就想找方丈老和尚论断。
透过老和尚的侍者转话,老和尚明白他们的意思,就吩咐侍者可让他们一个个地来。
于是第一位来了,向老和尚陈述他的论据,请老和尚评断。
老和尚想了想说:“你对。”第一位高高兴兴地告退。
换上第二位,也是慷慨陈词,老和尚听了后又表示:“你对。”第二位也高高兴兴地告退。
站在屏风后的侍者,对这样的处理感到迷惑,就走出来问老和尚,为何做了两面都对的裁判,这样并没有为他们解疑释惑呀!
老和尚看了侍者一眼,笑着说:“你也对。”
三个“对”迭在一起,引起现场会众的一阵哄堂大笑。
如果是凡夫俗子,我们对这样的答案,一定会斥为和稀泥的乡愿,但出于老和尚对出家弟子的答话,就不能不说耐人寻味。
凡事都会因人、因事、因地,有不同的价值评量,所以,也各有其言之成理的理由。若说佛门的修持之道,则有八万四千之多,当然更不能认为与我不同,就指别人不对。
由于这些推演,我也有所悟:
“久病本来就令人烦,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理。像我这等事事都仰赖人帮助的病患,不论看到什么样的脸色,我都认为是对的;只要能伸出援手,都是要虔诚感恩的。如此一想,也就减少很多不悦的情绪。”看来,论事一如观景,要多从几个角度着眼,才能看得宽、看得广,心胸自然开阔。
至于老和尚的那宗公案,若果有其事,相信他们出家人,也一定有智慧达到开悟的。
来源:《眨眼之间》
作者:陈宏
❤❤❤第134天,对生活说yes!❤❤❤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传播心理学知识,欢迎与我们同行!
快速关注:右上角菜单→关注官方账号
如何分享:右上角菜单→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朋友
导航信息:发送“?”或“h”
八点档心理精选阅读,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