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拖”大作战】战胜“拖延症”的处方
标签:
拖延症抗”拖“大作战自我成长 |
分类: 我爱心理学 |
case
→诊断:担心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但压力越大就越担心做不好事,迟迟不敢付出行动。总是把万事的结果定为,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只要作错了一点,做的再好也都是错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会揽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担心”是多么消极的事情。比如,在准备报告时可以提醒自己,最初就能写出完美的报告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论上说服力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回忆一下到现在为止你所做过是事有多少是完美的?一定没有特别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没有“天都塌下来”的大错。
case
→诊断:自我指责的拖延病
→处方:对过去一些失败的记忆会变成一种压力。想治好自我指责的病,可以把责任适当地推托到别人身上,不要因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问题都自己扛,这样只会让你的自信心下降。然后,用另一种方式解释自己的失败。比如:在小组功课中有了一个好的创意。但因为时间仓促,结果在报告中漏掉了。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如果是自我指责的人就会想:“哎!因为没有发表这个创意,以后教授知道了会不会扣我的学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应该是“我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好的创意。”或“下次写报告时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这次轻松多了。”
case
→诊断:执着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怎么会这样?”、“到底那时候为什么那么做?”即使在过去的事情里找原因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事情是由几个因素同时造成的,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写企划案的时候写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期限太短或过去写过一次结果被上司责骂了一顿,留下了创伤,还有就是还没找到资料等等。澄清一件事也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所以,要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向行动。做企划案时应该想:“这次应该跟其他公司比较着做看看了。”
case
→诊断:封闭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在苦恼的边缘走不出来的人是因为被自己错误的想法封锁住了,一定要从误区的牢笼里走出来。为了打破错误的想法,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到XX事的人,应该先想些什么?先做些什么?”;又例如,考试成绩不好,但还得向父母交代的时候应该想“假如,我是个成绩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动坦白的人,应该先做什么事?”。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用太长的时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正确答案。所以直接实行第一个想法就可以了。
case
→诊断:不安感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对不对,那是因为“为了想这个办法用了那么长时间,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但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为这些不安感一直浮现在脑海里,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首先,作选择时把心放空,在不要太长的时间里考虑尽量完全,然后按心所属选一个,谁都没有权利说对错,只要你坚定的走下去,一定有所获。很多时候认为决定错误只是因为没有作另一个决定而已,没有亲身经历,永远无法感受其中滋味。作出决定后,大胆朝前走吧,相信你面对问题的能力和无限潜能。
来源:网络
编辑:劳申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