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爆图》

(2013-06-06 19:10:02)
标签:

文化

《原爆图》

日本画家丸木位里

赤松俊子夫妇

南京勃拉克艺术工厂

分类: 艺术新闻

    著名的《原爆图》是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夫妇历时32年创作的一组著名的作品。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当时,丸木位里的老家就住在广岛距离爆炸中心仅4公里的地方,当丸木夫妇赶赴到广岛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被炸成粉末一样的瓦砾、蓬乱的电线、烟雾、火焰、尸体和令人窒息的恶臭的空气,活着的人们在疲惫地走动着。房顶没有了,整个房子歪斜着,柱子折断了,窗户和玻璃都被打破了……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血、脓和从人体里流出来的油脂凝粘在地板上。尸体排列在外边,等待着家属们来认领,从溃烂的脸上辨认不出他们究竟是谁……”

   亲眼目睹原子弹灾害的丸木夫妇,虽然在现场只画了三四张速写,可是深刻的刺激却刻在了他们的记忆中。五年后,丸木夫妇于1950年2月完成了《原爆图》的第一部,至1982年共创作15部,分别为:《幽灵》、《火》、《水》、《彩虹》、《少男少女》、《废墟》、《风》、《救出》、《烧津》、《签名》、《母亲和孩子》、《登楼洗物槽》、《美军战俘之死》、《乌鸦》和《长崎》。本次《原爆图》在中国共展出其中的6部。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说,《原爆图》这组作品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1956年曾在中国展出过前10部。美术理论家陈履生说,《原爆图》从第一部到第十五部,在构思上,基本是作者根据对原子弹灾害的印象,把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呈现出来。从艺术形式上看,《原爆图》充满日本画的特点,它的分页的形式,不仅便于绘制和展出,而且和日本绘画中的屏风形式相吻合。画面中墨色的运用、空白的处理,无不透露出日本画意蕴。

http://s15/mw690/96e23129gde7a5dc1628e&690

http://s5/mw690/96e23129gde7a5dd6e7a4&690

http://s3/mw690/96e23129gde7a5de78562&690

http://s10/mw690/96e23129gde7a5de35159&690

http://s2/mw690/96e23129gde7a5df6d681&690


http://s10/mw690/96e23129gde7a5e0fcaf9&690


http://s8/mw690/96e23129gde7a5e2eb1e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