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联:手写正当时
(2024-02-01 21:04:29)
标签:
手写正当时龙年春联 |
分类: 文字作品 |
几天前,我在市内一座大型商场里闲逛,来到琳琅满目的春联销售摊位前,随便和那里的经营者聊了聊。女经营者直言,春联卖得不如每年好。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她说,肯定是受了手写春联的影响。
手写春联有那么大的威力吗?不错,这个市场在无形地碾压着印刷品春联的生意,其风头正劲。
我的认识的一位书友,前几天就跟我说,他在外面写春联的日程排得满满,且有几家同时找他的日子,时间“撞车”了,只能从中选一。
我所在的社区老年大学书法班放寒假后,已经有数位学员(写春联)提起笔跃跃欲试了,他们说,以往都是贴别人写的春联和“福”字,今年要贴自己写的了。虽有几分“胆怯”(担心自己写得不好别人笑话),但更多的是开心。
我的那个毛笔书法中级班,几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也都写了春联发给我看。我给他们最大的鼓励:自己的书法研习成果最美!
与此同时,我中学的班主任、年近九旬的沈老师发给我一条视频,她的小学五年级的孙女书法已然达到“小书法家”的水准,我对她说,您的孙女也能写春联了,且为家庭争了光。
那些学员们自豪的心理溢于言表。
真个是一番美意乐于心,连家长老师都为他们高兴。
三天前,我的中学校友同学聚会,我送给他们每人一副手写春联和“福”字。都是古稀之年以上、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的多年不见,接到春联个个乐不可支。春联虽薄,却珍贵喜庆啊!
看来,手写春联是时下最好最有价值最具情感的馈赠品。
还有几位年龄偏小的中年成人,通过友人转接拿到我写的春联之后,竟然舍不得贴,说要留着学习和纪念。我说你们就别客气了,有需求随时说就是了。
有些场面我听了也很受感动。那都是因为手写春联的交往,它是一座桥梁和纽带,红红的纸与浓浓的墨传递着一种无可言状的人间情感。
我在几家银行里现场写春联和“福”字,他们都是送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的。在小区的物业公司写,他们也都是送给自己小区里的业户,外加一点其他生活用品,让业户们度过一个幸福甜美的春节。
某区文联组织的一次免费送春联活动,地址选在了一家综合市场。书写的老师还没到,索要春联的队伍已经排得很长。逼仄的书写环境只能容下三位书写的老师,还挤得够呛。人们的热情太高了。
当主办方宣布活动结束的时候,没能领到春联的人们还不走,直到告诉他们“下一场还有,等到某时间某地点还可以再去领”之后,渴望得到春联的人们才不舍地离开。半日光阴,墨尽纸光,在场的人们尚意犹未尽。
送春联现场飘溢着浓浓的墨香,老师们尽情挥毫,一副副流畅洒脱且喜庆祥和的春联,同时吸引了众多人们驻足观赏。
两天前,我在一个社区写,社区的年轻女书记说,我们的春联是送给病残人家和孤寡老人的。那一天我到得最早,屋子前早已有数位老人在等候了。借新春之际为病残人家和孤寡老人送去手写春联,把年味也送到居民家中,体现了社区对老人的关怀。
手写春联活动加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了相互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了和谐友爱的氛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手写春联大量流行于民间,多数都是为赠送的。那是一份情感,一份友谊。
它的意义都在一个“情”字上。
“涉世无柔骨,逢人有热肠”。手写春联送人就是暖心,因为它接地气。那是一种热心的情感传递。
我原单位的几位同事,都是报业的老记者老编辑。当我问他们是否要手写春联时,他们当中有人连忙说,不好意思。我说都别客气,自家人,我不过是提提笔随便划拉几下(话是这样说,真的写起来必须认真啊),只要你们有需求。
又当问道写什么内容时,大部分人都说,什么内容都行,新年贴春联就是图个喜兴乐呵!
早些时候,我去了一次离城区较远的乡镇。送春联下乡,进农家。它带着春节的喜庆与和寒冬季节里的祝福,一副副春联和“福”字情浓意重。不仅增添了春节的欢乐色彩,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农民尽享一顿新年精神文化大餐。
一位农家老人直呼:拿着手写春联让我感到很舒心!
春联的手写预示着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春联的手写炽热滚烫,年味儿正酣!
一连数天的手写,因为写得多了,许多春联的句子都烂熟于脑子里,比如“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再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等。
书写中,通过人们的选择,能够感受到,这一类春联的需求量最大最多。
在繁杂的世界里,我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据说,一位自我标榜“××家”的先生,他的手写春联是有价格的,N十元一副,少了是不行的。
网上也有销售手写春联的,与我们的赠送无关。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更需要有一份美好的精神寄托。研习书法者能够手写春联便是一条路径。
而今,龙年的春联手写正当时,一个好的势头猛然崛起。传统的回归,方兴未艾,让我们都来祝福这项事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