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永不停步——再说研习书法者应该是文化人

(2023-12-20 19:53:33)
标签:

研习书法

文化人

分类: 文字作品
  学习,永不停步

——再说研习书法者应该是文化人

书法是汉字独有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也可以说,书法是寄托人们情感的一种文化。

文化是书本知识的流传和继承,也是人们读书识字的能力与素养。

研习书法者在多年习字之后,倘若不是中途辍笔,总会要写一些作品。书法作品当中,不论写何种字体,都表达着书写者的一种思维与向往。

 

书法学习本身就是文化传承。所以,研习书法者的肩上,自然地承担着文化与文化人的使命。

书法作品由人所写,书写者就应当是文化人。什么样的人是文化人?窃以为,文化人心中应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

文化底蕴也可称为文化内涵。它是指千百年来人们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坊间习俗、个人的情怀与品性节操等等。

文化底蕴应该是根植于一个人内心的学识与修养的总和

在一部分人眼中,提笔蘸墨能写就是书法。于是我们看到,有人在宣纸上任意涂抹,甚至随意放肆。   

尚有部分人对书法的认知不足,以至于文化的缺失让人感到惊讶和疑惑。

某一个书画交流现场,有一幅写有郑板桥诗“山谷写字如画竹,东坡画竹如写字”的作品,一位同样研习书法的朋友问:“这个山谷是哪里的山?”

这就如同问:“八大山人的落款,怎么就只见这一个名字,那另外的七个人名字在哪里”一样。

在行业内的人们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在某些人那里却成了疑问。   

作为书法的研习者,本身担当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光大的重任,就应当具备深厚的学识修养

 

加强文化学习,继承古人的优良品格,修心修行,强化自身内涵,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

同时,对普通的文学知识应有所了解,有些常识性的知识起码要掌握。否则容易搞错,或者张冠李戴,谬传后人。   

在某个作品展中有这样写的:“壹片彩霞迎旭日,满堂春风庆新居”;还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处诗词句中的“一”被“壹”取代。

书写者以为“壹”是“一”的大写。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壹”的意义是专一。但“专一”却不能写作“专壹”。用“壹”代替“一”,有人认为“壹”是“一”的异体写法,或者认为笔画多的字比笔画少的字好看,造型美,但那却是不允许的。

 今年春节前,在我看过的一件作品中,有一幅联句“辞旧岁旗开得胜,迎新春再创佳绩”。其中的“佳绩”被作者错写成了“佳跡”。书写者不知道这两个“跡”与“绩”的区别,可能认为“跡”是“绩”的繁体或者异体写法。其实那是个误区。

 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看到微信上的一个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网络书画展,其中的一幅书法作品“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中,最后一个“芒”字竟然写成了“茫”,这是不该有的常识性错误。

许多年以前,我在抄录李白诗《将进酒》的时候,因为对该诗的内容理解不够,也有误写的地方。比如当时把诗句中的“主人何为言少钱”写成了 主人为何言少钱”;把“呼儿将出换美酒”写成了“呼儿将出唤美酒”,友人给我指出这两个地方后,我表示了深深地谢意和歉意,并在再抄录的时候十分注意,认真吸取这一次误写的教训。

书法不是简单地写毛笔字,它需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修养来自各方面的学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从哪里来?其中的一项就是要多读书,尤其文学类的书。读书多,可以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领悟与鉴赏能力。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文人气息,使作品充满书卷气。

早些时候,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资深教授,在回答一个青年习书者的提问:“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两条道路上如何选择”时,非常认真地回答了三个字:“多读书”,而且反复说了三遍。

古人也强调学习书法首先要读书,而其读书的内容就是经书和诗文。

学好书法,多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书法的定义明确强调了书法与读书以及修养关系的重要性。

杨绛先生在一篇谈读书的文章里,说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也怕打扰别人,只能翻开书打扰古人,不管中西的人物都在书里等她,翻开书就可以交流,闭上书就各自离开,很方便!

  当代学者、原《书法报》社长吴丈蜀曾作诗曰:“习字原无捷便途,期成端在下功夫。二分笔砚三分看,余事还须广读书。”

苏东坡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表达出书法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不出错或者少出错。

当然,研习书法不仅仅需要多练,还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书家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视为文人中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书写者都应具备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与学问。

书法通过书写完成“抒情达意”。书写者通过作品表现和表达自身的思想,用较高的水准展示于大众面前,才会让更多的人信服和折服。

知识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研习书法者应当不停地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让笔下的作品在纸上熠熠生辉。 

                  (修改于20231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