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书艺馨香
书艺馨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480
  • 关注人气:2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敬畏汉字到敬惜字纸

(2023-12-06 19:00:33)
标签:

敬畏汉字

敬惜字纸

分类: 文字作品
                                            从敬畏汉字到敬惜字纸 

  前不久本人拙笔写过一篇文字,强调研习书法者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应当注意准确无误,以表达对汉字的敬畏之心。然而感受似乎意犹未尽,所以还想说说敬惜字纸。
  敬惜字纸,也就是敬惜带字的纸,应当说,这和文化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把汉字印刷到纸上,纸上有了文字的表述,于是就有了思想。字在纸上代表的即是文化。
  我在另一篇关于书法的文章里说,书法研习者应当多阅读。阅读会提高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在文人的眼中,游走于纸上的汉字都有着生命之魂。而我们捧读的每一张纸上,都印记着树木成长的年轮。
  今年七月,刀郎的《罗刹海市》发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有人认为它是在抨击“以丑为美”的社会现象,也有人指它对号入座。不管怎样,它都显示了汉字所隐喻的巨大力量。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理念,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它有助于我们珍惜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传仓颉创造发明了文字,历代帝王将相与平民百姓都对文化相当敬重。于是古人认为,应当对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也就是要求敬重和爱护文化。
  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在老百姓心中,字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将带有文字的纸损毁或丢弃。
  更有一种思想认为,污践字纸,即是污蔑孔圣人,罪恶严重,若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罪。
  在南方的一些书院里,多有“敬惜字纸”的提示。此外,还有一种敬字亭,是用来焚烧带字纸张的地方。
  我到过福建的泉州,见过泉州古城内的敬字亭,它默默据守一隅,体现着古人尊崇圣贤和敬惜字纸的传统文风,它也是泉州文脉源远流长的见证。
  据说福建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有敬字亭。
  视字纸如神物,于是古人就定了这样的规矩:不可以踩踏,不可以撕扯,不可以坐垫,不可以拭秽等。
  我知道的一位资深作家,他的爱人不识字。于是他叮嘱爱人,家中凡有带字的纸张,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纸片,也一定要保存好,不要随意扔掉。它的重要性更在于那些文字都是作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过去,在纸张稀缺的年代,纸张的珍贵是能够在生活当中显现出来的。比如有一段时间,纸张价格上涨,乃至书价也定得较高。
  如今,纸张随处可见,大家就都不在意了。什么东西当其拥有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感觉,而当一旦失去,则倍感它的可贵。
  我读小学的母校有一位女教师,在其年青与对象相处的时候,发现这位男生喜欢阅读。就是来到她家里,看到糊在墙上报纸上的汉字,总要仔细停留在旁阅读一段。见到别人丢弃的带字的纸他也总想拾到手里看一看。
  那是不是一种痴痴傻傻的阅读狂?还是汉字本身的魅力?可能由于这个独特表现,使得他成了这位女教师的丈夫。
  作家余秋雨在《笔墨历史》散文中有片段描述家乡人敬惜字纸的习俗。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人见了,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庙宇走去。庙门边有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把字纸放下去,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人有的是农夫,还有当地的渔民,他们都不识字,但他们同样尊重文字。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事例。珍惜世间一切书籍字纸,而不随意抛弃。
  古诗有云:“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作家蒋彝曾在《中国书法》一文中写道:“对写下的文字的钟爱之情,从童年时代起就灌输到中国人的灵魂中。我们受的教育就是不许撕碎写过字的纸,也不滥用任何纸张来写字,即使它是张废纸。正因为我们如此尊敬文字,我们才不忍它们被踩在脚下或被扔入那些令人厌恶的地方”。
  古代人们对文字所持有的虔诚和崇拜心理,以及对文明与文化的敬重,其中还带有行善积福的意味。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敬惜字纸”似乎还可以赋予另外的意义:崇尚知识,珍惜书本,节约用纸。
  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对我讲过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一家人在准备用餐。他看见餐桌上有些脏,便顺手从一本杂志上撕下一张纸,结果其父从他手中夺过那张纸,将它铺开抻平,轻轻地放回到原来的杂志上。当时他有些惊诧,心想,撕下一张纸有什么大不了的?其父说:敬惜字纸,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同时也是一种文明。汉字是有生命的,任何不恭都是不尊敬的表现,因为这里有着人们的劳动。
  清代才子纪晓岚的书斋里有联句曰“书似青山常乱叠”,他沉溺书海如同寄情青山,形象地描绘了藏书人家里常有的堆书现象。
  我的陋室里亦如是,比“乱叠”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一位同事来到看后却说:“乱点儿比整齐了好”,因为书总是要翻要看的。
  但我从不对带字的纸张随意撕扯或做它用,反而对这些书籍珍惜有加。书的拥有者和读书人本身就该爱惜书籍。敬惜字纸,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写于2023年12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