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作姓到底该怎样读?
——兼说字典编纂中的“从众”
我的这个牟姓,早些年感觉姓它的人太少,偶尔碰到一个可稀奇了。现在不然了,中国人口都增加了那么多,咱这姓的队伍也在壮大。
一提到本家人,都感到亲切。五百年前是一家么。本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也探讨,牟这个姓到底怎样读?
汉族的姓氏当中有不少是多音字。比如单、仇、区等。那么,作为姓氏的时候读哪个音就成了问题。
我是从事编辑工作的,汉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以及使用是我们曾经的业务。当然也是出于爱好,所以特别地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一接到找我的电话,若对方称我为“móu”先生的时候,我会断定十之八九,这是个不熟悉我而我也不熟悉的人。还有,我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说我姓“mù”,未待对方说出是“穆桂英的穆吗”时,我就会告之:笔画少的,下面是“牛”的那个。
偶尔,也会因为虽是初次见面,对方却能准确地说出我的“mù”这个姓氏读音而感到欣喜。如果问对方怎么知道的,对方会这样告诉你:“我们单位有姓牟的,就是你这个字”。欣喜陡然又增添了几分。
“牟”在地名中,字典里有牟平,在山东;还有中牟,在河南。这两个字当地人都读“mù”。《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对此记载得很明确。云南还有一个牟定,但据说当地人读的是“móu”。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发音。这个字典里就没有。
有人说了,你那个姓,字典里都写了读“móu”,人家叫的都对,没毛病。还真有一个我熟悉的电视台的新闻同行,一直呼我的姓为“móu”,当然我也并不介意。
还有人说标准的“牟炫甫”应该读作“móu
xuàn fǔ”,2011年,牟炫甫坐客央视的《欢乐英雄》,节目里他担当嘉宾,介绍的时候主持人特意称他为“móu”老师,牟炫甫未置可否。你电视播出要“标准”,他也不能说什么。
2013年,地方的一个电视台拍我书法教学的短片,播出的时候就把我的姓读成“móu”,我说应该是“mù”,他们说台领导审片时要求必须按照标准音读。我说那么叫就不是我了。但人家不听我的,还说有图像配着呢。
有个电视连续剧《牟氏庄园》,里面的众多人物都被叫成“móu”这个“móu”那个。我的一个本家来自山东,看了就说,《牟氏庄园》中牟氏当家,当然读“mù“了!整部电视剧读音都是错的。
因为这个庄园在山东特别是胶东远近闻名,人们都知道,所有记录在族谱上的人都读“mù”,而且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电视剧里咋不读“mù”呢?估计还是审查的领导要求“标准”。因为我们之间叫惯了“mù”,听着这电视剧“móu、móu”的都觉得闹心。
凡是我接触到的牟姓人,四川的山东的河南的湖北的辽宁的黑龙江的,都说自己姓“mù”,感觉至少有一半人这样念。但据说,江苏浙江一带的人作姓便读“móu”。
尽管是少数,总是有这么念的,这就出现分歧了。你说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字典是人们纠正错误的一条途径。于是有人就拿字典来说事,引证并且更正。曾经有人以字典为准,把原来的读音改了。彼时读“mù”,此时念“móu”。
但字典是人编的。编纂字典的人也该搞点儿调查,也要考虑大多数人群的感受。
“呆板”这个词,“呆”后面加“板”,早先正确的读音是“ái板”,但多数人都不知道应该这样念,都说成“dāi”,于是现在编辑的字典也改了,改成“dāi板”
(见《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了。
“装帧”这个词,“帧”前面加“装”早先正确的读音是“装zhèng”,但是更多的人都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就是专业干编辑搞装裱这一行的人也都读成“zhēn”,于是现在字典也改了,改成“装zhēn”
(见《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了。
“确凿”二字,以前正确的读音是“确
”,后来因为人们都读“确
”,现在的词典中标注的音也改成这样读是正确的了(见《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
为什么字典(词典)要改?因为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它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从众”,即大家一致的读音。也就是说,你翻开最新版的字典(词典),和过去的不一样了。这无疑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盖”的读音,现在的字典里标注有两个。一个是“gài”,另一个是“gě”,都作姓。某电视节目中,赵忠祥在称呼演员盖丽丽的时候读成“gě丽丽”,盖丽丽当场就说,赵老师你还是念“gài”吧,读那个音别人都不知道我是谁了。于是赵忠祥也改过来了。从众,以大众的读音为尺度,是选择正确的依据。
“宿”作为姓的读音应为“xǔ”,查字典,它有三个读音,“sù、xiǔ、xiù”,但就是没有“xǔ”。我上书法课的一个学校的宿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她说我们这个姓都念“xǔ”,我想字典或词典也该追加补上。
我读小学前就看到过一本《百家姓》,那是带拼音的,其中有一句“商牟佘佴”,记得扎实真切。尽管排在最后,心里还是庆幸没有把我们的姓排除在“百家”之外。只是牟字标注为“móu”,我曾问过家中的长者,为什么不标注为“mù”,大人的回答很简单:我们家就这么念。
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位牟姓人,他坚定地说,听祖宗爷爷的,管它字典怎么标注什么标准呢。这个姓是祖先赋予我们这些子孙的独特印记,不能改变。
一个家族的姓读什么只有自己人最有说服力。他们自己说读什么,那就应该读什么。另一位本家说的话似乎更有一番道理:“读音关乎学术,姓氏来自传承”。
还有一位本家说,字典(词典)里那样的标音真的错了,在字典的解释中,“mù”甚至都没有被提及是个姓氏,希望以后能改正吧。而且字典里有非常多的错误,所以不用大惊小怪。
是啊,我过去对字典(词典)里面的内容笃信不移,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现在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世上哪有绝对完美无缺的事情呢?
顺便提一句,其实牟作为姓氏还有人读一声“m”,据说也有读二声“mú”的,但人们都知之甚少。这些小波浪早已经被“mù、móu”两个读音的洪流淹没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我总想找到人们读它的依据,想到这些,于是就写出来让诸位鉴定与评论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