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可笔下:线条无穷变化  思惟纵横驰骋

(2012-11-09 23:14:17)
标签:

书法家

书法创新

学无止境

杂谈

分类: 文字作品

       大可笔下线条无穷变化  思惟纵横驰骋

    长春市内有多处大可的题字:吉林省展览馆、园东宾馆、利金足道等。恰巧,这些字的所在都是我经常路过的地方,利金足道又有多家分店。看着这些笔力刚劲的字,不禁想起了它的书写者。

 大可,本名陈有奇,我敬重的兄长,长春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昨天,应陈老师之邀,我再次登门拜访。

 推开陈老师的家门,客厅里,连着的两个大书写台,铺就着长长的毛毡,对面的书架上除了众多书籍外,各色式样的古董,还有色彩不同的宣纸,以及卷着的写完的书法作品。古色古香的红木沙发并排三个,墙上挂着他的装裱精致的行草书《三国演义》开篇词(杨慎《临江仙》),中间挂的是其手书“得艺楼”。

 翰墨书香,“得艺楼”里尽现。

 闲聊中,陈老师随手拿出了他的最新作品,欣赏品味之余,又令我深深感叹。

 三十多年前,陈老师在长春市少年宫从事书法教学,颇有成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参与创办长春影视广播图书周报,陈老师为这份报纸的创刊号题字祝贺并篆刻多方,其后不断有书作在我的这份小报上刊发,那时联系频繁。

 后来,陈老师因书法交流多次出访日本,又让我们众多个他的书友羡煞不已。

 那时他住在长春纺织厂的职工宿舍,我们几个书友在他家里交流、探讨,挥笔乱作,其乐融融。

 陈老师搬新家后,我曾去过其府上造访,有一次看他依据《龙门二十品》的内容创作长篇巨制,极有风格和特点,从中看出他所下的工夫,不能不叫人折服。

 昨日见他头上又添了几许白发,不免发出同情和恻隐之心,他却很平静地说,人得顺其自然。我说,你一直是深居简出,外面的活动总也见不到你的身影。他付之一笑,回应:“没有时间”。

 看他展示众多大大小小的作品,我对陈老师整齐的工笔表示惊讶,他把其所用工具给我看:打好格的厚纸作垫纸,创作时要放在宣纸之下且不停移动,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精细、精心,才会产生精致、惊人的作品。

 还有,他构思的成语“卧薪尝胆”对联配,用各种方式,不同的字体和纸张,尽显书法之搭配美,装饰美,动静美,和谐美。

篆刻更是陈老师的拿手技艺。早些年,他为我刻过一方名章,只见一块青田石握在他的左手中,刻刀下去,只听嗞嗞声响,几分钟的工夫,印痕便顺利完成。

 小小的册页,陈老师也把它打扮得美轮美奂。同一首唐诗,几种不同的字体,错落别致的格局,疏密自然的章法,加上印章间隙的色泽,看后令人叹为观止。

 在书法线条的天地里,任思惟驰骋纵横。这不就是书法的创新吗?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意境,又有不同字体,章法,布局,谋篇,达到了完美地统一。

 看到这里,我理解了他不参加外面活动的原因。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杂技演员,若知其舞台上游刃有余的表演,你看他/她舞台背后流的汗水就够了。

 陈老师说,书法是运动,动了才有感受。而写起来也有瘾,提起笔,一发不可收。

 而他向我展示的,这些都是他的“秘诀”,他说,别人来我都不给他们看,有的人给他们看他们也不懂。

 最后他告诉我,他把这些创作推向了市场,又有许多新收获。

 陈老师府上一行,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创新没有止境,学习则永不停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