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刻,心底升起了无尽的歉意

(2017-02-17 17:33:23)
标签:

杂谈

课上有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们谈谈小到学习方法大到人生感悟等各式各样的话题,实际上主要还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我讲得很带劲,很富激情,学生也很愿意听。

讲这些,并不是强制学生接受我个人的观点,而是让学生明白对于同一事物理应有不同角度的认知。

我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观点的不同不能成为判断是非的理由。

每次讲完,看着孩子们聆听之后那醍醐灌顶对我崇拜有加的神情,我都颇为得意。直到​有一天,我打开微信公众号的后台,一则留言跳了出来:“老师,你在讲解城市化这一章的时候,表现出了对落后农村的一些嘲讽,我就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那一刻我感觉很不舒服。”

我认真回忆着,是的,有的时候为了实现生动幽默的课堂效果,我会用一些比较“过分”,或者说“偏激”的词语,有时还夹杂着一些俗语,这些词语​的使用往往会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还以为活跃了课堂氛围。却未曾料到,不经意间,个别孩子的心灵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侮辱。尽管课上我用夸张的肢体动作配上这些不恰当的词语的这种表达方式,真正的初衷只是为了让课堂少一些压抑,多一些活力。

但我想,这依然是不可原谅的。或许可能因此受到伤害的只是很少的几个孩子,大部分孩子还是很乐得听我激情澎湃的演说的。而教育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强制,而是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尊严的分量。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挺胸仰头,而不是在全班笑声中有几个孩子黯然低下了头,你却漠然处之。

一切,都因为组成集体的每一个孩子又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花园,这个花园里的草木尚未长大,还迫切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浇灌,而不是时常呼啸而来的阴霾。

一花可以为一世界,一人亦可为一宇宙。一个孩子的身躯固然是渺小的,可他的情感却是无比丰富的。

一个老师理应具备全局意识,但更应具备个体意识。课上,你的眼睛应认真审视一个个孩子的表情,而不是将五六十个孩子组成的班级当成一个整体,如此的话,你的眼里就只有数字,没有了鲜活个性的生命。

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暴风雨过后,一个人在海边散步,他转移到海边的浅滩里有很多昨夜被海浪冲上岸的小鱼,几百条甚至上千条。烈日炙烤着海滩,浅滩里的水在迅速蒸发,小鱼们开始挣扎。一个小男孩子正不停地捡起小鱼扔回大海。这个人问道:“孩子,这么多鱼,你是救不过来的。”小孩答道:“我知道。”他更加困惑,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还在仍,谁在乎呢?”小孩头也不回,捡起一条小鱼,说道“这条小鱼在乎!”说完,用力扔回大海。

教育理应如此,老师讲得每一句话都在影响着孩子生命印记的行进轨迹,而 一个孩子的生命印记只会行走一次。

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科教学面向大多数当然属于无奈之举,面面俱到当然不可能。这已经让很多孩子痛苦不已。如果在育人上,一个老师再不谨慎,伤害了孩子却一脸不在乎,压根都不往心里去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教育之恶。

老师们,时刻牢记:情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像呵护朝阳下草叶上晶莹的露珠一样保护孩子的自尊,给孩子传达善意,唤起人性中美好的“善根”。

只可惜,知易行难。前几天,我又酿成大错。晚自习我又强调考前审题的重要性,又没有控制住嘴巴,说着说着来了句“审题就像射击中的瞄准,不好好审题的,给你一梭子子弹你也打不准,弄不好明年还要回来复读。”

说完的一刹那,我就后悔了,因为班里正坐着一个复读生呢。我赶忙将眼神看向她,其他同学笑了,她却一脸沉默,戴上耳塞。这个动作是在向我抗议,要屏蔽掉我的胡言乱语。

回到办公室,沉思良久。工作十二年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以前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多少孩子的心灵曾被我伤害过我已难以统计。

那一刻,心底升起了无尽的歉意,只是已无人可以诉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