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阅卷的一个不成文规定

(2017-01-05 14:39:53)
标签:

杂谈

​人文地理的选择题并不好做,原因是它的模糊、不清晰和难以量化。

昨天给孩子们讲卷子,遇到了下面这道题:

​“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落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北极收割机

1.“北极收割机”温室(    

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                     B.全年依枚太阳能提供能源

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                 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        B.经济效益           C.科技水平             D.市场需求

第1问非常简单,结合材料和图片即可得出答案为A。

第2问按照此类题的惯性理解,很多同学选了C,​认为是科技水平较高导致难以推广。正确答案却是B。还有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选了D。

我不想直接按着答案B讲,​这样做有点强词夺理,也会让同学们不服气。

我开诚布公地说,BCD三个选项都有一定道理。三者之间互为因果。首先,“北极收割机”这种农业发展模式肯定需要一定的技术,从图片来看,就是围绕着冰山能随冰山移动而移动的一个巨大的“钢铁大棚”。大棚内一定要有保持热量的设备,否则仅仅依靠高纬度地区的热量肯定是满足不了水果蔬菜的生长需求的。然后就是将固态冰川变成液态水的设备。这两项技术算不上先进。

虽算不上先进,但用了这样的设备还是要增加种植的成本,势必会提升​种出来的水果蔬菜的价格,否则你就会赔钱。很可能价格比从国外直接进口的水果蔬菜的价格还要贵。老百姓会自然选择价格更低的进口水果和蔬菜。“北极收割机”自然就没有市场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科技水平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然后导致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小。

没有了市场,自然也就挣不到钱了,经济效益就会很差,这正是B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如此。

讲完后,学生问:“那为什么选B,而不是C和D?”​

我说:“因为B项更直接,是距离题干意思最接近的选项。C和D都是其引申拓展后的意思。这就如同平常我们说话,我们都喜欢直来直去,开门见山,不要玩绕弯子,让别人苦思半天去琢磨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另外,高考阅卷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阅卷老师不能为学生的答案进行延伸解释。写的什么就是什么,意思表达到什么程度就停留在什么程度。

比如,问你中国西北地区的哈密瓜为什么甜啊?正确答案是:身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一个孩子的答案很简单:气候干旱。这种答案注定是不得分的。你可能不服气,争辩说我不是答出气候干旱了吗,干旱就是降水少晴天多啊,你看晴天多,昼夜温差自然就很大啊,这不都一个意思吗?

拜托了,孩子们,你这叫狡辩,有本事就一五一十写完整,没有人替你做下一步解释的。如果你啥都明白就是不愿往上写,说明你活得太潇洒了。”​

最后我给同学们进行了总结:

1.当选择题纠结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个同题干的意思最贴近最表面的,不要选那些有点关系却隔了八辈祖宗的。

2.综合题的回答就要尽可能的细化,确保意思表述地足够到位精准,锤炼好文字,言简意赅,但该表达的意思必须一个都不能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