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湖陆风”成了近几年命题的热点话题,其形成原理同海陆风是一样的,但由于人类活动更容易参与其中,因此使得其变化要比海陆风更加多样,成为命题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个问题,什么季节湖陆风的风力最小。很显然应该是气压梯度力最小的时候,也就是陆地和湖泊的温度差别不大的时候。通常都是冬季。因为,冬季的时候中国很多湖泊都进入了枯水期,湖水很少,湖泊和海洋的热力效应对比不再那么明显,使得湖和陆之间的温差很小;其次,冬季昼短且太阳高度角很小,陆地升温很慢,很难与湖泊产生大的差距;再就是很多湖泊已经结冰,冰面说实话已经和陆地没有什么区别了;最后就是冬季风强劲有力,冲垮了湖陆风,使得湖陆风不再明显。
第二个问题,关于同样是一天中,夏半年转陆风的时间比冬半年通常要早,要提前两个小时左右。为什么呢?一天中晚上是吹陆风的,白天是吹湖风的,那么日出之后就要存在一个陆风转为湖风的时刻,这个时刻就是陆地温度超过湖泊温度的时刻。夏半年昼长,因此日出时间长,加上太阳高度角比较大,陆地升温很快;再就是湖泊处于丰水期,升温缓慢。这两个原因使得夏半年的一天中陆地温度很快就超越了湖泊温度,陆风转湖风的速度也就很快了。
第三个问题,人类活动参与其中对湖陆风的影响。比如,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建城市,湖泊变小了,白天湖泊的下沉气流就不会像以往那么剧烈了,也就是高压变低了,陆地那边因为扩大了,气流上升势头变强了,低压就更低了,因此白天的湖风增强了;晚上,按理说,湖泊减小了,上升气流势力减弱,原来的低压相对变高,陆地这边下沉气流比原来要强大,高压应该变得更高,这就使得晚上的陆风很难说变大还是变小了。但是如果陆地这边大规模兴建高楼大厦,晚上人类活动依然继续,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增强,陆地这边下沉气流就会减弱,高压相对就变低了,这样就可以确保晚上的陆风减弱了。
湖陆风的问题虽然变化多段,但归根结底还是考察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用到的只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