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一个莘莘学子在努力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感受。
一开始肯定春风得意,稍加努力,成绩就能明显提升,信心爆棚。
可是,当成绩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感觉自己已经努力到极致了,学习时间也已经足够长,但成绩却没有获得预料中的提升。如同像在青藏高原上奔跑,虽拼劲全力,汗流浃背,海拔高度却不见升高,只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原地打转。这种现象被视为“高原反应”。
“二八”定律几乎适用于任何领域,学习也不能例外。即一个同学面对一个学科从零分考到及格是很容易实现的,只需要拿出百分之二十的努力。但要从及格到优秀,看似一小步,却要用尽剩余百分之八十的精力。
“高原反应”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遭遇到成长瓶颈,甚至可以说是鉴定优秀和平庸的标准参照。成功跨越者,大多能一骑绝尘扬长而去,最终踏进名校的大门;无法突破者,只能郁郁不得志,懊恼不已,尽管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遥望金榜一声叹息,无可奈何踏进普通院校。
“高原反应”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它让一个孩子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信誓旦旦的不懈努力最终沉沙折戟,无数次出师未捷的打击会摧毁一个孩子残存的那一丁点自信,直到让你甘拜下风,自暴自弃。
那么,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深度剖析这个令人愤恨不已的“高原反应”。
一、为什么会出现“高原反应”?
我们知道,从零分到几个的分数之所以获得比较简单,是因为这部分基本都是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不需要很高深的思维。因此,一个孩子只要能端正态度,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不需要特别地钻研,就能稳稳拿到这个分数。但要是想再更胜一层楼取得更高的分数,就要面对一些中高档题目了,做出这些刁钻的中高档题目既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学科素养,更要具备乐于思考和百折不挠的品质。这就需要一个孩子学习档次的完整提升,还停留在过去的背一背记一记,比着葫芦画瓢的档次上是注定要失败的。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废寝忘食,多么心情迫切,只要学习档次替补上去,单位时间内含金量不足,你就永远无法获得成绩质的飞跃,于是就出现了“高原反应”。
二、如何应对“高原反应”?
一旦出现高原反应,你要你意识到,这是迟早要来的,不要担心害怕。成绩的举步不前不是证明你不够努力,而是提醒你“你的学习档次需要整体提升了”。接下来应对的重点不是继续恼羞成怒地延长学习时间,搞得头晕眼花,金星乱冒,而是转向学习效率的提升,向高质量的思维要成绩。
什么是高质量的思维呢?
比方说,数学晚自习要完成一张试卷,遇到一个大题,你暂时没有思路。接下来很多同学会放过去,接着做下面的题,准备明天听老师讲。抑或直接问其他同学,在同学提示之下也把这道题做出来了。请注意:无论是你听老师讲的,还是同学提示你的,表面上这道题你也做出来了。殊不知,这道题你根本上还是不会,这道题并不属于你,这道题的最重要的核心环节你是借鉴别人的思维成果。
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就要具备和自己死磕到底的精神。遇到一到自己不会做的题,你应该感谢上苍赐予了你一个如此宝贵的机会,因为不会做的题才是提升你能力的最好契机,一看就会做的题做得越多就越是浪费时间。接下来你就要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霸气,和这道还暂时不会的题纠缠到底。从材料到题干,认认真真反复体味,殚精竭虑思索其突破口在哪里。
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翻阅教材和各种资料,但就是不能问其他人。就是要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下决心把它攻下来。
这个过程你要舍得花时间,倘若今天学业任务繁重,可以先放过去,把其他的题目做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琢磨。如果学案需要上交,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上交之前把这道题抄到别的本子上,然后腾出时间专心致志攻克。
一定要舍得花时间,你不能认为这道题如此之难,就算做出来可能也要消耗掉我半小时的时间,我还不如干脆放弃背一背英语单词呢。要知道,背单词和苦苦思索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辈,背单词是最低级的学习方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也会,你今天没有背明天可以轻松补上。而遇到一道有挑战性的题目的时候是你一天中最有价值的时刻,你一旦放过,就标志着你丧失了提高你思维档次的最佳机会。凭一己之力用奢侈的时间拿下一道题的过程就是你凤凰涅槃的过程。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努力是摆脱屌丝向中产阶级迈进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静心思考苦心孤诣上下求索就是从中产阶级向超级富豪晋升的不二法门。
更何况,当你筚路蓝缕踏破铁鞋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将这道题的个中三昧彻底参透,大脑中一清二楚豁然开朗之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愉悦快感价值千金,着实是最高级的精神享受。除此之外,你在这个学科上,不管是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是理解能力的锻炼和学科思维的提升,无疑都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如此下去,一道题一道题的啃下去,你攻城拔寨步步为营,只消得不长时间,你就可以俯瞰大地,翱翔天际。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往下看去,无数同行还在青藏高原上苦苦挣扎,艰难攀爬,你向他们大声呼喊:“思考吧!死磕吧!靠自己!不要轻易求助任何人!这是你们避免坠落的唯一出路。加油!我在这里等你。”
只是,我们很多孩子并不怕熬夜,而是对思考真心畏惧。因为体力的付出可以伪装,而脑力的付出却需要发自内心的源动力。
从死磕第一道题开始到最终战胜自己摆脱高原反应,中间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你会无数次想逃避,想放弃,这时候就需要你的超强自控力,一番痛苦挣扎之后,总能在意志崩溃之前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再就是耐心的注入,不要着急,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死磕了,成绩一时半会可能还是那样,不用气馁灰心,坚持下去。绝不退回到靠死拼时间自残式的老路上去,就是坚定一颗心,认定自己效率至上的学习原则,不放过任何一道给自己添了麻烦的试题。教室里的时间没有参透,那就在吃饭的路上、回宿舍的路上以及睡觉前的闲暇里继续琢磨,直到把这道题驯服,融进自己的血液里。
做题就像谈恋爱,苦心人天不负,你付出了真感情,这道题也会牢记你一辈子。
眺望远处的高峰,内心激动,抬头看一看方向,接下来就是艰难地跋涉,坚信每一位高三学子都能和自己死磕到底,和困难死磕到底,摆脱“高原反应”,登上山顶,享受遥远之地海天一色的美丽景色,那里有你的灿烂前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