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鹅找朋友》教学设计
(2012-10-11 14:31: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资源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一单元
授课教师:李 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空白帧、普通帧;
(2)能熟练地插入帧和关键帧;
(3)学会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设置对象动作;
(4)学会播放动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实践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对比、任务驱动和学生自学实践相结合,运用“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
2、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
四、教学准备
计算机、动画“小企鹅找朋友”、图片“冰山”“企鹅”、PowerPoint幻灯片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
复 备 |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们的父母都不在家,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想做什么事情? 有一只小动物,今天也是一个人,他想干什么呢?请看(出示动画) 大家认识它吗?企鹅想干什么去呢? 是的,这只小企鹅远远的看见他的伙伴们在做游戏,于是摇摇摆摆地走下冰山加入其中和他们一起玩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这个动画。(板书课题) |
|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想一想 提问:在这个动画中,都有哪些画面?场景1企鹅在做什么动作? 小结:在这个动画中,有两个场景,场景1中有背景冰山,还有企鹅;场景2中有背景冰雪,还有企鹅。场景1中的企鹅在左右摇摆、向前移动,并且企鹅是由小变大。这节课我们先制作场景1的动画。 2、看一看 出示幻灯(学习目标) 3、知识岛 打开课本24页自己阅读知识岛。 出示幻灯(知识岛填空) 出示幻灯(认识不同的帧) 小结:小黑点表示有内容的关键帧,灰色部分是普通帧,空心圈表示没有内容的空白关键帧,白色部分是空白帧。 打开动画《小企鹅找朋友》认识场景1中的两种帧:关键帧和普通帧。 4、跟我来 ⑴提出任务一:制作背景层。(出示幻灯)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学生上前帮老师完成背景层。 阅读课本23页跟我来部分的2 没有做好背景层的同学快速完成并锁定图层1。 小结:同学们,都已经成功制作好了背景层。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挑战第二个任务。 (2)提出任务二:添加新图层,导入企鹅。(出示幻灯)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学生上前帮老师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再次演示讲解进行强调 小结:第二个任务都完成了,真棒!接下来,你能让企鹅动起来吗? (3)提出任务三:让企鹅动起来。(出示幻灯) 师:怎样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先看课本25页跟我来部分的5。 学生打开课本自己先看,教师再指导划重点。 教师演示第3个关键帧的操作步骤 总结:在第3帧上对企鹅做了哪些修改?(向左转、变大、向右下角移动) 学生动手操作做第3帧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在第6帧上对企鹅要做哪些修改?(向右转、变大、向右下角移动) 教师演示第6个关键帧的操作步骤 总结:在第6帧上对企鹅做了哪些修改? 学生动手操作做第6帧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同学们第3帧和第6帧的内容我们都做好的,那么第9、12、15帧上的内容呢?制作方法和第3帧、第6帧是一样的。 练习:现在请你们继续制作第9、12、15帧上的内容,做好后播放动画,看看效果。别忘记要保存在五(2)文件夹中,并“导出影片”到我的0号机中,请开始。 学生动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
注意:为了保证图层1上的内容不被误删除,最好是制作完后,把它锁定。
强调:企鹅是从远处走下来,所以企鹅是由小变大的。
|
三、作品展示
|
|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制作了《小企鹅找朋友》场景1的动画,认识了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空白帧,掌握了插入帧和关键帧的操作方法,学会了利用任意变形工具设置企鹅不同的动作,最后我们还播放动画看到了自己的制作成果,相信你的收获不不少。下节课我们继续制作场景2中的动画。 |
|
板书设计: 6.小企鹅找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