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海挚友qd
山海挚友qd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069
  • 关注人气:7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2020-06-03 12:47:44)
标签:

法国旅游

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越南文物

分类: 法国旅游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菩萨Avalokiteshvara,十七世纪,木材彩绘镀金,170 x 96 x 75厘米


这幅作品以观音菩萨的女性形式呈现了观音菩萨的一个特殊形象。这在邻国中国非常受欢迎,在越南北部尤其受人尊敬。你可以认出这个穿着古装的菩萨,一件裹在肚子上的宽大的衣服,一件披在肩膀上的斗篷,头上戴着面纱。它丰富的装饰,包括发带和珍珠项链,也继承了中国的传统。神性的腿弯曲地坐在一块岩石上,岩石上有碎裂的形状。织物的褶皱,其装饰的细节,丰满的形状,以及从伟大的君主那里借来的优雅感,都是17世纪河内地区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特征。这幅作品因其出色的表现而引人注目,此外,在这类雕塑上很少出现的中文铭文还伴随着这幅图像: “穿着白色衣服的圣人和圣人”。

这幅作品曾经是多色的,后来又被厚厚的镀金漆所覆盖。

quanam在越南北部受到尊重,被认为是“养育孩子的人”。

这幅肖像继承了中国北宋(960-1126)的文化传统,呈现出一种人性化的菩萨,其外观与唐代(618-907)的坦陀罗类型截然不同。这件作品可能被放置在一个主要的避难所,并安装在寺庙入口的一侧。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湿婆

这个雕塑描绘了10只手臂的湿婆,可以从他的第三只前眼,从他苦行者的发髻上刺出的新月,从他胸前的婆罗门蛇形绳索,到他一只手上拿的法器等方面辨认出。大神坐落在一个莲花底座上,背靠在一个石碑上,这是一个三角形的人物造型,就像在占婆艺术晚期的雕像中经常出现的那样。身体的轮廓,以及低垂眼睑的眼睛和头发的处理是占婆王国艺术的典型。虽然塑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其冰冷的造型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以增加辅助手臂,似乎是人为地粘在背部,是这一艺术的组成部分。

这个湿婆最初是在一个25米高的护法寺或圣殿塔中发现的。

占婆的大多数人类形象都是印度教的,是占婆王国建筑和雕塑的黄金时代,也是Thap Mam的交汇处。后一种风格在平定地区得到了最广泛的体现,它见证了一种原始艺术的发展,尽管它仍然受到当代高棉传统的很大影响。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毗湿奴神坐在坐骑迦楼罗(garua金翅大鹏鸟)上。

印度神话中的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非常强力的灵鸟。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迦楼罗前往因驼罗的天国,打败天帝因陀罗取走了神酒苏摩。归途上遇到毗湿奴,两者几经较量不分高下。毗湿奴有感于迦楼罗的强大,用不死的生命来交换迦楼罗作为自己的坐骑,从此迦楼罗侍从于毗湿奴。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象头神迦尼萨Ganesha

象头神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象头神信众广泛。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自在天,欢喜天,圣天,是守护神;在日本,被视为夫妇圆满之神和财神;在泰国,他叫做“象头神财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气之神。其形象为象头人身,大腹便便,一个好牙,持斧头、糖果、念珠、莲花。脚边为一老鼠。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所以有鱼的身体。鱼美人就是来自摩羯。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羯宫。其头部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像鱼。佛教经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后来成为佛教圣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铜鼓

Tambour du Sông Dà dit «tambour Moulié»

Culture de Sông Dông Son II(宋东子二世),公元前1000年(中),61×78厘米

这个鼓由一个音板、一个凸起的环、一个圆柱形的外壳和一个截锥形的脚组成。四个双环,连接上半身和中央身体。整个铜鼓被赋予了一个平面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几何图案与具象的、程式化的表现形式交替出现。鼓面装饰着一颗星,围绕着它,各种各样的场景以同心圆的形式排列,毫无疑问,这些场景与现在已经消失的生育仪式有关。在这纹饰中,戴着羽毛的战士们向死者的住所行进。带着精神战士的“死亡之舟”上挂着鸟的头和尾。至于乐器的垂直主体,类似的战士精神与几何图案交替出现。

这些鼓是用青铜制成的,有些是用切片模具制成的,有些是用失蜡技术制成的。它们也被称为“雨鼓”,似乎不仅在某些生育仪式中,而且在大多数社区和宗族仪式中都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大型青铜制品在唐森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风格以几何和动物为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文化起源于同名的唐森遗址,在青铜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早期发展起来。它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甚至延伸到印尼群岛。这个文明被组织成一个大的稻田村庄,似乎是由一个部落联盟联系在一起的。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吉美博物馆-越南造像等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