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博物馆-柬埔寨石刻造像
标签:
法国旅游吉美博物馆柬埔寨文物石刻造像 |
分类: 法国旅游 |


这块石雕女王宫(班蒂斯雷)门框三角楣是最精致的,在柬埔寨也见不到保存的如此完美的三角楣了。
这个高浮雕呈现了一个叙事场景。这是一部伟大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集,毗湿奴在克里希纳的笔下是其中的英雄之一。在一棵弹头形状的树的两边, 阿修罗(恶魔)巽他和乌帕桑达都在争夺女神 Tilottama的故事。两人分别拽住女神的左右臂, 争夺所有权,为此大打出手。而本就看不惯这两位魔王的众天神当然乐于见得这二位自相残杀。高棉艺术中生动的浮雕形象与等级森严、非个人的崇拜雕像形成了鲜明对比。Banteay Srei(班蒂斯雷)的风格体现在自然的精确性、完美的执行力和想象力,将优雅的人物与华丽的植物装饰相结合。这是第一个保存完好的叙事场景,将影响高棉纪念碑的装饰。
这个高浮雕是用高质量的粉红色砂岩雕刻的,装饰的细节几乎完好无损。它来自Banteay Srei东部gopura III的东侧门廊,这是一个十字形结构,其正面装饰着这样的正面。
Banteay Srei(班蒂斯雷)的艺术在967年左右由婆罗门Yaj纳瓦拉哈的赞助发起。这个名字来源于吴哥窟东北20公里处的寺庙的当代名字。这座纪念碑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


柬埔寨佛像,公元7-8世纪,砂岩


观世音菩萨,慈悲菩萨,《摩诃婆罗多》最受尊敬的佛教实体之一。他的身份可以从他的王冠上看到的“西方小佛陀”阿米塔布哈(amitabha)身上辨认出来。他的额头上戴着一顶不同寻常的王冠,这可能会受到外国的影响。这幅作品以其略显松弛的姿势和微妙而柔和的造型,是金边艺术的特色。面部有一个长长的、细长的、略显纤细的鼻子。这件衣服是一件简单的、有褶皱的、闪闪发光的衣服。柬埔寨许多作品的特点是,这座雕塑彬彬有礼,强调了构成身体的群众之间的平稳过渡,同时保持冷静和节制。这种对面部组成部分的精细而详细的处理,以及对整体执行的关注,可能涉及王室的赞助。
在前吴哥窟时期,技术上仍然犹豫不决的许多凸起中,都可以找到支撑每只手臂的更坚固的支柱。

女神



杜尔迦,前吴哥时期波利敏式风格,7世纪中叶文物。

毗湿奴,吴哥窟风格,12世纪文物




毗湿奴,四臂,手持法螺、日轮、莲花苞、金刚杵


骑孔雀的战神塞犍陀,塞犍陀是湿婆的儿子之一。

阿修罗

跳舞的乌玛


男神



毗湿奴的化身

湿婆,三只眼

毗湿奴

吴哥(真腊)的人不分男女都只在腰上缠一条布,露出酥胸和椎髻光着脚。就是国王和他的妃子,也是如此。

整个大门框,两旁有仙女阿普萨拉(Apsara)雕像



迦楼罗,印度神话中的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非常强力的灵鸟。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迦楼罗前往因驼罗的天国,打败天帝因陀罗取走了神酒苏摩。归途上遇到毗湿奴,两者几经较量不分高下。毗湿奴有感于迦楼罗的强大,用不死的生命来交换迦楼罗作为自己的坐骑,从此迦楼罗侍从于毗湿奴。

狮神辛玛(Singha)

那伽(Naga)——蛇神,也叫多头蛇。这个特殊,前后还各有个狮神在中间。
背面

那伽是吴哥窟寺庙中另一个到处可见的元素符号。那伽是多头蛇神,有三头、五头、七头、九头之分。传说五头蛇是水神,七头蛇是保护神,九头蛇则是至高无上的皇族象征。高棉人奉蛇神那伽为神灵。它控制雨水,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在吴哥窟,随处都有七头那伽的守护,代表彩虹,是连接天堂和人间的桥梁。

大厅入口处有一巨型那迦(七头蛇神),后边有五面湿婆神萨达希瓦和修罗,这是吴哥城城门石桥上的雕刻。这是《搅拌乳海》雕塑的前端一部分。《搅拌乳海》主要讲述了在世界肇始时,曾存在着一片由奶水构成的海洋,名叫“乳海”。乳海之下藏有长生不老之甘露。天神与阿修罗们联手搅拌乳海,以求寻得甘露的故事。雕塑的原来位置见下面《真腊风土记》节选。



浪花中的仙女Aspara ,这种舞蹈姿势非常优美,但腿脚的平衡和手臂的弯曲很难掌握。

这块石雕信息量很大。两条三头那迦(蛇神),头在两端。中间是毗湿奴骑在迦楼罗(大鹏金翅鸟)之上。迦楼罗的两边各有一个狮头状的怪物,它名叫“卡拉”。卡拉是象征“时间”的神。在印度神话中,卡拉是个食欲旺盛的怪物,最终连自己的身体也吃下去了,只剩下一张面孔。画面中的花纹都是乳海浪花。

中间端坐的上湿婆,两边各有一条蛇神那迦,花纹都是乳海浪花。

出现在石刻画面两端的是印度神话中的卡拉和马卡拉,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印度教神庙的装饰主题中。

这幅雕刻中,马卡拉从卡拉的口中冒出来。在神话中,马卡拉是水中和陆地上要素的象征,拥有神秘的力量。

卡拉


这个石碑包含了三位一体(婆罗门教的三大神)的主要属性:创造者梵天、破坏者湿婆、保护者毗湿奴。玫瑰树和花瓶(梵天),三叉戟(湿婆),日轮、法螺、莲花苞、土地(毗湿奴)。

窗棱




青铜毗湿奴

石刻纪念碑

大乘佛教生寺庙界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