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凯旋门

标签:
法国旅游巴黎凯旋门凯旋门浮雕 |
分类: 法国旅游 |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 。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凯旋门就位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
凯旋门的设计人原来是夏格朗与赖蒙,因意见不合,两年后赖蒙辞去,于是凯旋门最后按照夏格朗的设计完成。

凯旋门开建1806年8月15日,1836年7月29日竣工。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

这是浮雕“出征”,一个带翅膀的女神右手持剑,站在人群之上正在号召人们向敌阵冲击。

在“出征”中,有一个满脸胡子的战士最为突出,他右手高举,左手牵着他的儿子走向战场,正在为新生的共和国而战斗。

浮雕《胜利》。拿破仑凯旋归来(Le Triomphe de Napoléon)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东侧这两个不朽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胜利女神吹响凯旋的号角,迎接出征沙场的英雄们归来。



《和平》




《抵抗》

门墙上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门檐部的雕塑。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的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在上面设有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关于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另外,还有两间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用英、法两种语言解说。游人还可以上到博物馆顶部的大平台,从这里可以一览巴黎的壮美景色,欣赏到香榭丽舍大道的繁华景象、埃菲尔铁塔的英姿以及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圣心教堂等胜迹风情。

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无名烈士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墓中长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遗体在凯旋门下被安葬。随后的1923年,一团纪念所有为他们的祖国捐躯的法国士兵的焰火在这位无名烈士的墓旁燃起,从此这团火焰每晚都在18点30分被点燃,彻夜长明,经夜不灭。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战停战节纪念日,纪念1918年法国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区。(这天也是中国的光棍节。)

纪念1918年11月11日法国收回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


凯旋门于1806年由拿破仑发起兴建,断断续续30年间,经历了战争和王朝的更替,终于1836年落成。与其说它是一座战争纪念碑,不如说是一座历尽沧桑的伟大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