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2018-08-24 14:37:19)
标签:

土耳其旅游

达达尼尔海峡

恰纳卡莱

分类: 土耳其旅游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在酒店楼上夜拍恰纳卡莱。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恰纳卡莱,土耳其西部港市,恰纳卡莱省省会。位于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地段东岸,科贾河口。城市人口为186116(2014年估计)。该城市也是距古代特洛伊遗址最近的现代城市。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地段,海峡中好多巨轮来来往往。1200多米长的达达尼尔海峡,连接着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达达尼尔海峡(Dardannelles Strait)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之间,亚洲与欧洲分界处的地峡。

东连马尔马拉海,西通爱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由于水道较深,利于大吨位船只通过,海峡终年可通航,90年代平均每天有 100多艘船只通过。

达达尼尔海峡的太空照片达达尼尔海峡形状狭长,长约61千米,宽约1.3~7.5千米。平均水深55米,最深处82米。海峡中海流呈流向相反的上下两层,表层(厚度10~20米)是自黑海流向爱琴海的盐度较小的海流,下层是自爱琴海流向黑海的盐度较大的海流,底层存在一条逆向的潜流。海峡两岸由比较细软的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历经风雨侵蚀,地形变得平坦,海峡比较宽阔。东侧为亚洲大陆,西侧的盖利博卢半岛。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1915年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恰纳卡莱之战又称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盖利博卢(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从楼上可以看到达达尼尔海峡。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对岸是欧洲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一艘巨轮正在通过海峡。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远眺可见海峡最窄处的两岸有城堡要塞,原为奥斯曼帝国用以控制海峡的苏丹尼耶要塞,现代土耳其语写作Kale-i Sultaniye。始建于十五世纪(1462年),由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并命名。

在拜占庭希腊语中,该恰纳卡莱的名字叫达达尼利亚,也就是达达尼尔海峡名称的由来。该城具有控制海峡的作用。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两岸有对称的要塞城堡。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夜晚城堡灯火通明。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对面山坡上的图案,也和保卫战有关。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国旗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在恰纳卡莱西端,有土耳其海军博物馆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有关那场战役的宣传画,国父凯末尔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恰纳卡莱和达达尼尔海峡。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码头南端的军事区内由一个漂亮的公园,就是军事博物馆(Military Marine Museum),面朝大海的晚期奥斯曼建筑内陈列着大量有关加利波利战役的展品,还有一些难得一见的战争遗物。

开放时间: 
周二、周三、周五和周六,9:00-12:0,13:30-17:00。


电话: 
+90-286-213-1730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院子里有许多水雷和鱼雷。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海军博物馆就在海峡要塞旁边。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东岸要塞城堡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主要街道上陈列的残炮。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被炮弹击穿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说明牌上记载,1915年3月18日.......,也和那场战役有关。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街心花园里的纪念碑。

恰纳卡莱之战又称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盖利博卢(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Çanakkale Savaşlari)。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留下约131,000死亡, 262,000受伤。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下榻的酒店

土耳其:恰纳卡莱随拍(一)

重要历史

西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泽克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在此搭设浮桥,出征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于西元前334年出征波斯时,也以此法渡过海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达达尼尔战役。英国应俄军统帅尼古拉大公吁请,为减轻俄在高加索一线的压力,同意出兵土耳其,并选定达达尼尔海峡作为攻击目标。1915年2月16日,英军统帅汉米敦指挥英舰炮击土军滩头阵地,掩护海军陆战队实施登陆,遭土军顽强阻击,未果。英海军有3艘战列舰被击沉,3艘遭重创,余者退向公海。4月25日,英军以重兵借密集炮火掩护向盖利博卢半岛发起轮番进攻,被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指挥的土军第19师屡屡击退。战役进入僵持阶段。9月,英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开始分阶段撤退。整个战役总共有16个师的英国、澳洲、纽西兰、印度和法兰西部队参战。协约国方面除舰队遭受重创外,英军伤亡21万余人。这次战役在政治上影响极大,全世界得到的印象是协约国军事上无能,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因此下台。穆斯塔法·凯末尔被誉为“伊斯坦布尔救星”。盖利博卢半岛矗立起了这次战役的纪念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