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协和广场

标签:
法国巴黎旅游协和广场 |
分类: 法国旅游 |

协和广场一直像个上演真实历史剧目的大舞台。过去,人们曾来这里观看大革命的恐怖屠杀,人们来这里则是为了感受历史发展,体味都市变迁。站在广场的中心放眼宽广的香榭丽舍田园大道,您可以一眼望到路尽头的凯旋门,还可看到左右两边著名的国民议会大厦波旁宫(le Palais Bourbon)和玛德兰大教堂(la Madeleine)。
1829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把有着3300多年历史、矗立在卢克索神庙入口处的两个相同的方尖碑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法国政府。埃及人对赠送一直有异议,因为当时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位总督也由奥斯曼帝国任命。这座方尖碑从一块完整的巨型玫瑰色花岗岩上雕琢而成,从埃及卢克索到法国巴黎的运输大费周章,一路的千难万险、千波万折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仅海上就耗时2.5年。
1833年12月第一个方尖碑运抵巴黎,3年后国王路易.菲利普命人将其矗立在协和广场,寓意他在革命和保皇中处于中立。当120人的强大团队把这庞然大物竖起来时,20万巴黎人在现场欢呼助威。199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将一直留在埃及的第二个方尖碑退还给了埃及政府。
碑身纵向刻有三列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述了拉美西斯二世及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故事。带点的圆圈代表太阳,鸭子代表儿子。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他执政时是古埃及由强盛转为衰落的前夜,据说他有6个王后、200多个妃子、100多个子女。1881年,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墓被发现,1974年,他的木乃伊内出现真菌,埃及政府决定将其运往法国治疗,并特别为木乃伊颁发护照,职业一栏写着:国王(已故),埃及和法国都举行了军人列队和护送的高规格接送仪式。在1835至1840年之间,协和广场上又增设了两个场景宏大的喷泉,和一些装饰华丽的剑式灯柱。灯柱以船首图案装饰,是巴黎城的象征。两个喷泉则是着意体现当时法国高超的航海及江河航运技术。实际上这两个喷泉只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La Fontaine des fleuves),广场的南边是海神喷泉(la fontaine des mers)。
喷泉远看像一反一正的两只巨蝶,实际上这两座喷泉就是两组满布喷口并日夜长喷的大型组雕。
下层有三位大于真人的姿态各异、上半身赤裸、着绿色长袍的仙女簇拥着美丽的莱茵河女神,她们是怀抱葡萄的收获仙子、手捧鲜花的爱情仙子和象征甜蜜的水果仙子。雍容华贵的莱茵河女神与她们倚一饰满金色浮雕的圆柱围坐一圈,圆柱上镶满浮雕的碟形喷台,喷台上的浮雕由一圈金色的诸神头像组成,每尊头像的两边均刻有流动凹槽,恰似头像流动的长发。
“海神喷泉”的设计、形式与“河神喷泉”无异,只是所有人物的动态不一样。三仙子是与海洋的珍珠仙子、贝壳仙子和珊瑚仙子,主神是男性的大西洋海神。
每座喷泉的喷口都多得无法记数,在圆形的水池中,一群大于真人的祼体女神各抱金色的鲤鱼、海豚等沿池一圈,鱼、豚的大嘴都有一股扬高数米的喷泉向中心的细雕斜喷,中心组雕上的喷口更多,或向上喷射、或向下喷涌,一派万泉齐喷的景观。

1794年雕像被从马利乐华的宫廷花园里运送到巴黎,而后被安放在协和广场上。今天矗立在广场上的这座雕像是复制品,真品则保藏在卢浮宫里。
广场的北面是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东面的法国海军部和西面的克里雍大饭店,中间夹着的是皇家路,向北通往马德莱娜教堂。
说起“协和广场”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并不和协的历史,甚至是血腥的历史。协和广场原名为“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着其在位时期的威势。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Louis XV)下令营建的广场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集权统治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但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又被法国人民当作摧毁王权的舞台,在此上演了一出出 广为世人所知的人间悲剧。
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在1792到1794年间的恐怖统治时期,共和军曾在此广场处决了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皇后玛丽·安托瓦耐特(Marie-Antoinette)等大约1100名皇室成员及保皇派。结束了他们性命的这座曾设在协和广场上的断头台,据说还凝聚了被它断头的国王路易十六的“智慧”。它起初的设计是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无痛地处决死囚”。路易十六在为断头台的设计出谋划策时绝对不会想到他也是在为自己设计死亡方式。有个传说:当年由于这里血腥味道太浓,以至于一群牛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不欲经过此地而改道绕行了。
在宣判路易十六死刑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政府实际首脑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的主张下,新共和国政府首脑丹东(Danton)也于1794年 4月5日在协和广场上被处死。
在路易十六被处死一年多之后,1794年8月,为法国大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罗伯斯庇尔最终也被推上了协和广场的断头台。是否冥冥之中真有因果报应?如同路易十六设计断头台时的状况一样,罗伯斯庇尔在宣布路易十六死刑时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背负着与路易十六同样的命运。这就是历史,无法预知,无法左右,无法改写。历史有惊人的巧合,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是再也看不到了,但我们这些书写历史的人却看得很清楚:路易十六(Louis XVI),丹东(Danton),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这三个曾把握法国命运的人,死于同一个刽子手手下,死于同一座广场之上。
广场被重建时,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