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标签:
意大利罗马旅游斗兽场 |
分类: 意大利旅游 |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英语:Colosseum,音译“科洛西姆”)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罗马大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亦译作罗马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竞技场、科洛西姆演技场,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意大利的罗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最吸引游客的是象征古罗马帝国的斗兽场,虽然现在的罗马斗兽场只剩下了一些残垣断壁,但它却是古罗马历史的象征。起初古罗马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后来罗马开始向外扩张,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一个非常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罗马人最喜爱的娱乐就是对血淋淋的角斗场面作壁上观。大批的角斗士被驱赶上角斗场,相互残杀,或与野兽肉搏,嗜血的贵族奴隶主则在角斗士的流血牺牲中获得一种野蛮的快感。
在古代统治者寻欢作乐方面,再没有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更狂热的了。从共和时期就开始兴建斗兽场,最著名的罗马大斗兽场始建于公元72年弗拉维王朝到公元82年提图斯时代才完成。这是帝国于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胜利驱使8万犹太俘虏修建的。
古罗马斗兽场概况:大斗兽场位于古罗马广场范围较低那一端,占地六英亩,好像一座由石灰石垒成顶部凹陷的小山。外墙高约一百五十七英尺,内部周长一千七百九十英尺,是一座裂痕累累巨大椭圆型砖石建筑,斗兽场中纵横交错一条条像敞开的伤口般暴露在外的坑道。斗兽场公元72年始建8年后落成。角斗活动一直持续至403年,直到公元八世纪几乎完整无损。此后五百年经历无数战争主要被用做堡垒。文艺复兴初期曾用做医院、后斗兽场石块被教皇下令搬走建多处宫殿,此后这里办过纺织厂、火药厂,拱廊中建起教堂。由于管理教堂的教士遇刺身亡,1742年本尼狄特十四世让人给斗兽场安上大门装上铁栅,直至今日。庞大斗兽场在血腥杀戮鼎盛时期始终座无虚席,狂热场面登峰造极,但从未像今日作为一座废墟如此动人心魄。
斗兽场的真实名称叫做“弗莱文圆形剧场”,由韦斯马列西亚诺皇帝始建于公元72年,而由他们的儿子提图皇帝完成于公元80年。可以说没有一页罗马史不多少与斗兽场有关,它简直已演变成为罗马生活和罗马需的标记。公元八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斗兽场,几时便有罗马;斗兽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公元1084年,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斗兽场也被人遗弃,一时曾成为人们挖掘大理石寻找建筑材料的来源。这部分地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但罗马城仍旧存在,世界也没有灭亡,而且历史不断翻开新的篇章。构建这个庞然大物的封建帝王肯定不会想到,如今的斗兽场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为后来人带来巨额收入,可谓有秀恰在不用时。
前一篇:意大利: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
后一篇:意大利:罗马车上拍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