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2017-02-22 21:50:47)
标签:

耶路撒冷老城

苦路

耶稣受难之路

分类: 以色列旅游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这是古代的耶稣受难行程图。由图可见,原来的老城非常小,那时主要的建筑就是圣殿。如今的耶路撒冷老城,在建了毁、毁了建之后,已没有原来的样子。所以现在的耶稣受难之路是由基督教徒们制定出来的。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现在的老城,已经盖满了房子,周边也扩展了很多。
前面介绍了苦路的第一、第二处鞭笞教堂,第三、第四处亚美尼亚教堂,还介绍了第十至第十四处的圣墓教堂。这两篇要介绍苦路上第五至第九处的见闻等。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进了狮子门不远,就能看到这个标志。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这里列出了耶稣受难之路,即苦路十四处的地点和场景。
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一带广收门徒,传播新教义。他的这一活动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及犹太教上层的反对和打击。经过巧妙周旋,耶稣在公元30年带领门徒进入耶路撒冷。但由于门徒犹大出卖,耶稣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马尼园被捕。据说,耶稣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后,就是沿着多洛罗萨路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耶路撒冷西北部的刑场。他忍受着罗马士兵的鞭笞和无知民众的嘲笑,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步履蹒跚,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从受审地到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各各他”高地,耶稣走过的路也便因此被称为“受难之路”。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苦路十四处(Via Doiorosa),是指耶稣背十字架在人间走得最后一段路程,尽头就是各各他山。从耶稣被审判、鞭打开始,再到钉上十字架,最后被处死的过程。圣经中并没有记录苦路十四处,而是后人把这路上发生的事情,用铜牌刻上编号挂在事发地点,甚至有的处也是通过合情理的想象而产生的,这样,不同时代对部分处的位置判定也会有所出入。
其实这苦路十四处并不是让人非要去查看准确的地点,而且通过这段路程纪念耶稣背负我们的罪,为我们被钉上十字架的救恩。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美国的捐赠人留名。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据传说这里是圣母玛利亚的双亲约阿希姆和安妮(耶稣的外公、外婆)的居所,圣母玛利亚在此出生。门楣有英文“处女玛利亚出生地”。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进入老城,古老的石柱、拱门,墙上还有改建的痕迹。这块是穆斯林居住区。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古老的街道上,小憩的中国游客注视着行走的穆斯林。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街道和墙垣都是石头砌的,每块石头都可能是千年的物件、历史的见证者。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历经千年的门廊式街道,石头地面都磨出了光泽。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历经千年的门廊式街道,石头地面都磨出了光泽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狭窄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小胡同里,抬头就能看到教堂的钟楼。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从鞭笞教堂出来,还有一个横跨街道的拱门,这是荆冕堂(Church of Ecce Homo)的一部分。荆冕堂现在与锡安姐妹修道院在一起。

之所以叫做“荆冕堂”,是源于《约翰福音》19:5。耶稣被带上荆棘王冠,身披紫色王袍被羞辱,这时彼拉多指着耶稣说“你们看这个人”。Ecce Homo就是拉丁语“你们看这个人”的意思。不过这个拱门也是古罗马哈德良时期修的,与鞭笞教堂一样都是搞错了地方而将错就错了。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荆冕堂的大门。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荆冕堂的门把手。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太有特色了。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这个门上写着“Prison of Christ”,即“基督的监狱”,不知道是不是耶稣被抓后曾囚禁在这里。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这里是苦路第五处叫做古利奈人西门教堂,1895年由方济会所建。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实在是没有力气了,于是押送的士兵强迫从旁边路过的古利奈人西门(Simon of Cyrene)帮着耶稣背十字架去刑场。关于这一段,《马太福音》27:32有写。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教堂小门上的拉丁文可以看出古利奈人西门Simon of Cyrene的意思,古利奈是北非(利比亚)的一个城市,而西门后来也追随了耶稣,据说可能是第一个黑人基督徒。马可福音15:21记载他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教堂外墙上有个手印,被认为是耶稣曾经用手扶过的地方。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每个游客走到这里,不免随俗摸一下。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苦路第六处,据中世纪的传说(圣经中没有记载的),耶稣在背着十字架路过这里时,一个犹太女人勇敢地上前用自己的面巾为耶稣擦拭脸上的血和汗,神奇的是耶稣的面容清晰地印在了面巾上。这个女人就叫做维罗妮卡,印有耶稣面容的面巾被称作“维罗妮卡面巾(Veilof Veronica)”。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传说中的擦脸布。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被砌在墙内的可能是个更早时期的古代建筑石柱吧。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旁边有个小门,下地下室,12世纪时在被认为是圣维罗妮卡家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小教堂,但现在很少对外开放。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墙上有块小石牌,上面用两种文字说明:“1964年1月4日,教皇保罗六世,来此圣地祈祷。耶稣在此遇见维罗妮。”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教堂里两个小门是分男女的,男女要分开进入。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古老而简易的十字架。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墙上有幅耶路撒冷老城地图,看来像古时的样子。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阿拉伯人的集市。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有点像小商品市场。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水果店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小老板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小美女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一样的金币头饰。

以色列:耶稣受难之路见闻(一)

现在的苦路线路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