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马可楼(最后的晚餐厅)

标签:
以色列旅游耶路撒冷马可楼最后的晚餐厅 |
分类: 以色列旅游 |

中间是圣母安息堂,走左边的路去马可楼和大卫墓。
马可楼Last Supper Room位于锡安山圣母安息堂旁边。
马可楼拉丁文原意为饭堂,在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中被视为是主耶稣设立「最后的晚餐」之处,也是门徒们聚集祷告,直到五旬节圣灵降临的地方。据《圣经·福音书》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头一天晚上,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就餐前,耶稣拿起吃的饼和喝的酒向诸门徒祝福,一边分给他们一边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酒是我的血。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赦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后来,罗马天主教会根据耶稣的这几句话设立了圣餐礼。耶稣复活后,也是在同一个楼房向门徒显现两次。也是在这同一个房间里,众门徒领受了圣灵。
虽然现在的马可楼肯定不是耶稣最初和门徒吃最后晚餐的房间,但很多学者认为,这个地点是最初教会传福音的总部,并在公元70年,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可楼是一间空房,楼宇的建筑,特别是屋顶的设计,很明显是十字军的建筑风格。漂亮穹顶、流畅的线条以及壁柱的柱头都尽显中古世纪的遗风,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房间,你会发现,这是一座纯哥特式建筑。三个拱柱支撑着房间的拱形圆顶。
在一个类似讲台的台座上,立着一座橄榄树的铜像,树干下部挂着葡萄和麦穗。
在那些十字军东征时代的穹顶之下,你会发现南墙下一个穆斯林祈祷用的壁龛,面向麦加。穆斯林占领期间,增建一个领祷塔和这个新的壁龛而使其成为清真寺,并且禁止基督徒和犹太人进入共五百年之久,直到一九四八年以色列人复国为止。
有一个玻璃窗上图案,是漂亮的伊斯兰教风格。
在一个墙角的下楼梯口上方,有一个亭式遮盖。
亭柱的柱头上,三面都有雕刻精美的大鸟(有人说是塘鹅)。从单面看,外面的两只用嘴在撕扯中间那只的胸部。有人说是象征懊悔之意。
我更喜欢的是这种说法:支柱的柱头上是几组鹈鹕的雕刻,两只幼鸟正在吃着母鸟的肉,喝着母鸟的血。传说,鹈鹕非常爱自己的孩子,遇到没有食物的大灾之年,母鸟就自己撕开胸脯的肉喂子鸟。很清楚,千年以前的建筑者,他们雕刻出这个就是要告诉我们,当年在这里领举行圣餐时,回荡着耶稣的声音:“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立约的血。”你们拿着吃,你们都要喝这个。(太26:26—30)
从马可楼出来,沿楼梯到屋顶。这里可以清楚地观看圣母安息堂,及下面的马可楼、大卫墓等建筑。
据介绍,1948年中东战争时,从1948到1967年间,犹太人就到距离圣殿西墙最近的这个地方来祭拜。
这个牌子上全是希伯来文,可能于祈祷有关。
房顶上还可看到许多圆顶。
这是犹太教会的房间,因为门楣上有大卫之星。黑牌上有三种文字:“总统房”。
说明里面是耶稣在逾越节前夜与门徒吃饭的房间。以色列的标牌基本都是三种文字标注: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英文。而巴勒斯坦控制区,只用两种文字标注:阿拉伯文和英文。
这是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左起第四人既是犹大。可能是画家美化了环境,也许耶稣和门徒就餐时是席地而坐的。
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Palma Vecchio的作品《最后的晚餐》。
十七世纪俄罗斯画家Simon Ushakov的作品《最后的晚餐》,那个头上无光环,手里拿着钱袋的人就是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