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2013-07-20 09:07:33)
标签:

石刻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崂山汉河村村东的山下是玉清宫的遗址,其实那块小地方曾有三个小庙并存。一是汉河庵、二是玄都观、三是玉清宫,先有汉河庵,后有玉清宫。

据村里张姓老人介绍,该庙原为巨峰上庵之下院(即脚庙),自上庵荒废后,即将上庵玉清宫之匾额移此处,即今之玉清宫。中祀玉皇,东为三清殿,门前台阶30余级,檐瓦丹碧,气势宏敞。1967,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帮村民闯入宫内,宫内之神像、经卷、文物、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道舍亦被拆除。在烟云涧东还有一个脚庙,叫聚仙宫,从那里可去太清宫,也可去上庵玉清宫。聚仙宫的名称很形象,在道家客栈里各路仙人在此相聚或告别。

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玄都观的人不多,记载也很少。据说村里的老人不愿说以前的事,知道的事都是私有财富,很多历史都带到坟墓里去了。玄都观是道教著名宫观名称。在湖南省衡山祝融峰至南岳镇之间有一个玄都观,又名半山亭、吸云庵。初建于南朝齐梁时代,清代光绪四年(1878)扩建为观,并辟为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全称十方玄都观,后屡废屡建。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玉清宫遗址的东面曾有一个石檐洞,洞的上方是一块巨石,巨石竖面有两大一小,两大面一向东南一向西南,中间一向南的小面。小立面上刻有三个大字云香洞。可惜的是在前些年困难的时候,村民把巨石炸掉了,破成石材卖钱了。据张姓老人回忆,曾有一位姓邱的道人,长期在洞里修炼,顽皮的孩子就点燃野草,用烟把道士熏出来,由此可见,当时山洞还是蛮大的。现在有人的原址前的石头上,又刻了云香洞三个字,字体小且粗糙。

在玉清宫南面的河沟里,有一眼井,名圣水泉,旁边有石刻。此泉曾为道人的水源地。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村子的西面公路旁的山上,有个亭子,亭子的正下方有两块石刻,一块是国民党 时期的市长李先良的题字光我山河,文*革期间被毁,九六年汉河村委又修复了石刻。据说80年代李先良的儿子从台湾回来青岛,还询问过他爹的题字,接待人员回答说不存在了。我知道李先良在崂山的题字石刻就有三处,分别在白云洞、太清宫北山和汉河村。工作人员说不存在的,可能就是这一块吧。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另一块石刻,记录了一场战斗。1944928 青保自迭克东泳、柳树台、黄山等敌据点以来,盘踞大崂据点之敌,益感恐慌,乃由胶县调来伪军张鸿飞部的一个中队协力防守,青保总队高芳先总队长奉令率部继续进攻大崂,该据点至为坚固,外围有深濠,经全体官兵奋勇攻下,计毙伪军三十七名,俘伪中队副石荣超及小队长刘子甫等官兵四十九名,获步枪五十二枝,自来得手枪三枝,掷弹筒一个,手榴弹二十七枚,战刀六把,枪弹七十发,钢盔十三顶,及其他军用品甚多,青保伤亡很小,阵亡有中士班长刘悦智、张先吉及上等兵高泽化三名,伤五名。929青保于克复大崂据点返防之际,复将汉河伪警察据点予以解决,俘伪军十二名,虏获步枪九枝,手榴弹十三个,电话机一架,青保无损伤。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国民党的青保大队与伪政府的汉 奸是两会事,当时的青保是抗日的,伪 政府是给日本鬼子办事的。李先良和青保大队在八年艰苦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了几十次战斗,消灭了不少鬼子和伪军,这是值得歌颂和纪念的,但他们都是反共的!从李先良写的青岛抗战八年回忆结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反 共 分子。

浏览历史资料,看到几幅照片。这幅照片就是青保去攻打大崂伪军据点,出发前拍的照片。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这位就是李先良在崂山抗战时拍摄的照片。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在玉清宫南面的河沟里,有一眼井,名圣水泉,旁边有石刻。此泉为道人的水源地。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石刻:汉河村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