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观

(2013-02-16 21:59:23)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学习理论最早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行为主义,主要以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发展到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为代表。

总体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该理论认为能够根据提供的刺激来预测或控制学习者的反应。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对学习者的反应作出及时的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有利于对学习行为的获得。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观

1.教学目标

在桑代克看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加以永久保持,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并且把另一些联结加以改变或利导。因此,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和技能。行为主义者追求教学目标的精确化和具体化,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和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和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行为主义立场的教师,往往着眼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记住多少材料或者是否学会某种技能。

2.教学内容

斯金纳认为,一个有机体主要是通过在其环境中造成的变化来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关键在于如何呈现教材,即设计出恰当的程序化教材。行为主义者往往将教材作为一种终极目标,是教学的法定依据。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材开始,也是到教材结束。

3.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行为主义者强调知识的准备,亦即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应该有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学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并以程序化的方式进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反映在教学设计中,集中表现为一种对教学情境的精密控制,这充分体现在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中。程序教学的步骤如下。(1)确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2)小步子呈现信息。将刺激物比如教材分成许多个小片段,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一步步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两个步子之间依次增加的困难是很小的。(3)学生对刺激物作出积极的反应和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即时的反馈。假如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给予奖励或者表扬以示强化,鼓励学生有信心去解决下一个问题;假如答案是错误的,教师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解题,一直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

4.教学评价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的教学情境。由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完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操作程序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行为主义者对教学结果注意的中心在于,通过教学,有哪些知识进入学生脑中,同时又是通过哪些行为变化来反映学习后的结果。行为主义的教学评价观和评价方式具有如下特点:(1)往往用“动词”表示教学目标,例如“知道”“了解”“记住”“会”等字眼;(2)设计经常性的练习,一般在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后,就要及时练习、测试;(3)往往选择能够明确表达反应结果的题型来进行测验,如填空题、正误题、选择题等所谓标准考试试题;(4)往往强调答案的唯一标准,一般不允许有悖于教材的答案。

 思考批判:

1、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永远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是典型的“师”、“教”为核心的教学观,缺少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情怀。是典型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

2、要想让学争取的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题海战术,反反复复的机械训练,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强化刺激,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无疑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进而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学习是一种很痛苦的印象,造成学生厌学、恨学。在传统教学中盲目的牺牲学生休息时间,逼迫学生披星戴月、寒暑假补课等都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烙印。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这种只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往往简单传授,学生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个智慧的生成,不尊重学习规律,只关注学生对眼前的知识的掌握,不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4、以文本为唯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观,不敢越雷池半步,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眼界狭隘,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信息激增的现实。

5、答案的唯一化、标准化忽视了事物的多面性、生活的多彩性,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严重的禁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