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德纲:夫妻过日子最要紧的是这四个字

(2021-06-18 14:33:27)
标签:

庞凤山

情感

山哥

杂谈

分类: 情感杂谈
郭德纲:夫妻过日子最要紧的是这四个字

#山哥情感观点系列#

山哥聊情感,图片来自网络)

|/庞凤山

01

蒙田说过:有人说,美满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聋子男人缔成,我觉得此人对婚姻的了解可谓透彻。

在蒙田看来,经营一桩婚姻,两个人在一起,需要女人要做到视而不见,男人要做到充耳不闻,如此才能婚姻美满。

男女在一起结婚过日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婚姻是琐碎的,每天都要面对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相互需要不断的磨合与适应。

婚姻是两个人的组合,你有你的习惯,我有我的脾气,一起生活和过日子,总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摩擦,彼此是舌头和牙、锅和勺子的关系。

所以,相互之间就得多些理解和包容,彼此多些尊重和感恩,这样两个人才能一起不断的往前走。

人和人相处,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平时总说相互理解包容,但事实上能做到的能有多少,说是一回事,做往往又是另一回事。

为此,选择了婚姻,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与牺牲,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退让时就得退让,需要妥协时应当妥协。

婚姻中的两个人,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彼此没有血缘,没有亲情,有的只是从陌生到熟悉,从不是亲人到成为亲人,然后走心的去爱着彼此。

当两个人决定在一起过日子时,就一定要让自己明白,今生今世我们要一起牵手而行,并肩而走了。

无论前方是平坦还是泥泞,是险滩还是狂风,我们要手挽手去一起去迎接暴风雨了,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相互帮助,相互搀扶了。

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只有患难的夫妻,才是真正的夫妻!

好的婚姻,就是要同甘苦;好的夫妻,就是要共患难。这才是夫妻和婚姻的本意,也唯有如此,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才能更起劲,更有奔头。

02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一次接受访谈时也说:

两个人结婚了,不是一个人过日子,是两个人过日子,两个人过日子,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就是“互相帮衬”,你的目的是过好,不是说两个人过着过着就分开了。

这就如同变戏法,摆一个案子,上面铺一块布,从上面可以拿出各种东西来,鲜花呀,一只鸟,一只兔子,什么都可以变。

过日子就是把这块布盖好,不是为了都掀开,你看看这个,你看看这个。

你要是为了打架而打架,那日子就过不了了。

是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过日子,就是“互相帮衬”的关系,你帮助我进步,我辅佐你成功,夫唱妇随也好,比翼齐飞也好,夫妻永远是亲两口子,是一条船上的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都知道,郭德纲和他妻子王惠是非常恩爱的,虽然他们是再婚夫妻,重组的婚姻,但是彼此的感情是极好的。

王惠自从和郭德纲在一起之后,为了帮助他打拼事业,自己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甘愿放弃自己已经小有成就的事业,默默的选择站到郭德纲的背后。

对于这一份帮衬和恩情,郭德纲每每提及都是非常动情,没齿不忘。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郭德纲为什么在谈及婚姻话题时,会特别的强调两个人过日子,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就是“互相帮衬”!

这是老郭的心里话,也是大实话,因为这是他的亲身经历,自然是感同身受。

03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的夫妻是“相互帮衬”,而有的夫妻却相互拆台,这种情形也是很常见的。

要知道,不是人世间所有的夫妻都是恩爱的,也不是所有在一起过日子的两口子,都能做到不隔心。

总有些夫妻是在对凑的过日子,甚至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彼此只有一个婚姻的空壳,根本就做不到相爱相亲。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毫不夸张的说,高尔基所提倡的婚姻观,其实是很高级的婚姻观,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只有两个有灵魂的人,重视心灵沟通、注重精神世界的夫妻,才能享有这样的婚姻质量。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能做到像郭德纲所说的,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能“相互帮衬”而不相互伤害,恐怕就已经很不错了。

婚姻原本就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理应“相互帮衬”才对,千万不要相互拆台。

即便是两个人在生活当中有摩擦、有矛盾、有恩怨,也应该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计前嫌的在一起生活。

俗话说;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两个人若能真的做到“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那就最好了,当然,最好的最好是,彼此在一起避免发生战争,不起争执,遇到任何棘手的事情,都相互商量着来。

要知道,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夫妻同心,团结一致,相互帮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协商,找到对策和解决的办法。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