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2022-04-25 15:55:39)
标签:

新乡心协

心灵花园

沙盘游戏

福利院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陈问奇 心灵花园PsyGarden 2022-04-09 08:00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图源:Vivian mineker

对于儿童来说,被遗弃是一种巨大的创伤。


在心灵花园所面对的目标工作群体中,有严重创伤的个案占比例非常大。这些严重的创伤包含了特别剧烈、集中的创伤性的场面。


对于心灵花园的同行者,既是对承载能力、容纳性和专业态度上的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更是对其专业能力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因为作为与创伤儿童工作的心理工作者,在这个为大家拾起“被遗弃”责任的同时本身也在经历着创伤。




在面对孤困儿童创伤经历的过程时可能造成的情感上的损害,即受他人创伤暴露而引起的影响,称为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不仅仅是心灵花园同行者、儿童福利机构的照护者、与孤困儿童群体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或许都会经历这种“创伤”。


它对个人情感、专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期望能够在自我关怀的前提下,确保我们所服务的儿童能始终得到最好的关怀和照顾。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什么是“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似乎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现场的人,才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离灾难现场越远,造成的心理影响会越小。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没有亲历现场,人们依然会因为远方的灾难而焦虑不安。


这是由同理心引起的创伤体验,也叫替代性创伤,而替代性创伤属于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的一种。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m,STS)是指未经历过创伤事件,但在助人过程中表现出痛苦及心理困扰的症状。


在近距离接触创伤患者、倾听创伤经历、目睹创伤后场景等非直接性创伤应激人群中较为多见。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在一些灾难发生的时候,现场救援人员会一直暴露于灾难现场中,他们过度疲劳,加上创伤情绪,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所以,救援人员以及心理援助人员也是心理受创伤的群体。


这种经历让他们承受某种压力,破坏了对安全、信任和独立性的看法。


他们发现自己可能需要再次经历这种创伤,并有意识地回避他人对自己暴露创伤,引起记忆、知觉、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并表现出轻微的创伤后应急反应症状(PTSD)。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Q

与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相关的症状包括哪些?

  • 过分紧张

  • 感到绝望

  • 无法倾听别人

  • 回避工作对象

  • 感到愤怒和愤世嫉俗

  • 失眠

  • 感到恐惧

  • 慢性疲劳

  • 身体疾病

  • 有内疚感

当一个人的情感衰竭或认知受到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那么,他所服务(帮助)的对象可能会受到他的影响。


并且,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的发展也很有可能导致他最终离开这个领域去做另一种类型的工作。


特别对于儿童福利机构照护者来说,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和(职业)倦怠感、疲劳感的表现高度相关。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谁在经历“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的发展被认为是从事创伤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


有研究表明:6%到26%的治疗创伤人群的心理工作者,还有高达50%的儿童福利工作者,处于继发性创伤的高风险中或直接经历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替代性创伤。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直接与受创伤儿童接触或工作的专业人士听到创伤经历的叙述后,都可能引发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而女性和那些天生具有高度同理心或有尚未解决个体创伤的人,其风险更大。


对于需要照顾大量病例的专业人员来说,风险也更高。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心灵花园志愿者在“疗愈”福利院孩子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引发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因为福利院孩子所遭受的这种创伤是一种潜在的、不断在起作用的创伤,他们所遭受的是人情感中最深切的痛苦,最极端的伤害。


当志愿者们听到或感受到孩子们的创伤经历时,可能会激起他们对孩子们的“同理”,导致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不太能够工作下去。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如何预防“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



预防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心理教育普及、专业技能提升和专业督导三位一体,协同发挥作用。


随着心理援助工作者对间接接触创伤的危害有了一定认识后,就有能力探索和利用预防策略,以降低风险和提高对继发性创伤压力的恢复能力。


预防策略包括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周期性的临床专业督导、专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估,自我关怀(成长)小组活动。


同时,适当的休息、营养、锻炼和减压活动对预防继发性创伤应激也很重要。


尤其是在疫情下封闭工作的儿童福利机构工作者,更需要得到适度调适,包括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在创伤信息系统中保持心理弹性

对心灵花园志愿者、儿童福利机构照护者、孤困儿童社会工作者而言,基于目标工作群体的特殊性,需要充分认识到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存在的可能性,并对其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1

需要认识到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

2

需要认识到可能会遭受创伤是为创伤儿童提供服务的一种风险;

3

需要发展将与创伤相关的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行动和专业时间改进的能力。

这些要素应结合到一线志愿服务工作中,包括制定整体工作计划时、内部专业培训时和专业督导时作为基本要素融入其中。



写 在 最 后


请相信,对于接受心理援助的儿童来说,当属于他的部分被听到、被接纳,他就会感觉到连接。


而内心的连接需要非常缓慢的确认。


如果有了这种连接,即使相隔千里他也知道有个地方,可以使他安全地在那里。


对他来说,你或许是他的“英雄”,即使不完美,也同样是。


所以,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自己的关爱。


参考文献: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briefing for child care professionals


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助人者如何管理自我的创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