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器·加油站(散文)

2023-08-20 20:45:09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娱乐 杂谈

                                 助推器·加油站

          ——写在《西南铁道报》创刊70周年之际

 

  《西南铁道报》从“小荷初露”、“凤凰涅磐”到“走向辉煌”,我大都亲见和经历。这么多年,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局报是助推器,是加油站,我的人生因此有了别样的精彩。

  我于1974年底入路,成为柳州铁路局都匀分局金城江车辆运用段麻尾列检所一名检车员。列检所地处黔桂交界高坡地段,我深受披风沐雨、爬冰卧雪的师傅们影响,动起写他们唱他们的念头,战战兢兢地试着往《柳铁工人报》和省内媒体投稿。《柳铁工人报》采用我的第一篇稿子,名曰《雪夜送草鞋,温暖职工心》;《贵州日报》采用我的第一篇稿子,名曰《沉痛悼念毛主席,悲痛化作千钧力》。那以后,勤看、勤写、勤投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常态,因此被评为柳州铁路局优秀通讯员。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时任铁道部部长视察贵州铁路,回京后宣布撤消都匀分局,贵州境内所有铁路站段划归成都铁路局贵阳分局管辖,麻尾列检所成为贵阳车辆段一个运用车间。既然已经不属于柳州局,《柳铁工人报》自然不会采用我的稿子。而且,那时候《西南铁道报》和《人民铁道报》都还没有复刊,往路内媒体投稿无从谈起,我陷入极度的困惑之中,想:偌大一个成都局,怎么没有自己的报纸?不应该呀!

  喜事蓦然降临。出于习惯,我经常往车间办公室跑,目的是看报纸。就有那么一天,我看到一张四开报纸,《成铁工人》灼然入目。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有了局报,就有家了。报社采用我的第一篇稿子,是小小说《巧遇》。我兴奋得在陋室内转过来转过去,又本能地抓起报纸,细心地摊开,从一至四版看了个遍。那以后,我写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经常有通讯报道、文学作品见报,并荣幸地参加局政治部在四川广汉召开的优秀通讯员、优秀读报员、优秀发行员表彰大会。会上赠予“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皮革纪念包,我至今仍然保留着。

  1980年初,我调到贵阳,先是在段工会助勤,后到贵阳南列检所干老本行。由于长年干列检,我患上严重的风湿关节炎,承蒙车间领导照顾,让我烧锅炉。虽然每个班次都灰头土脸,但我还是不肯放弃笔杆子。这期间,我的多篇通讯报道和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被路内外报刊采用,引起段领导的重视。1994年底,我从车间锅炉房调到段工会任干事,8年后调到段党委办公室任宣传助理,5年后又调到段纪委任纪检员。尽管岗位一再变动,我依然笔耕不辍,既充实自己,也安慰别人。

  原安顺工务段是局先进典型,局党委宣传部组织一批作者前去采访,我忝列其中。一个星期内,我采写了8篇人物通讯,报社采用时注明我是特约通讯员,让我受宠若惊,深感不安。这8篇人物通讯,收入局党委宣传部的集子里,发到各个站段以供学习。那时候,我的稿子见报率相当高,到成都参加学习班或培训班,认识或不认识的同行见了我,称我为老师,令我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仅凭我这两下子,怎能配得上“老师”尊称?

  我之所以视局报为助推器和加油站,是因为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局报都适时给我提供前进的动力。数十年间,每次到报社拜访,报社历任领导和新老编辑待我都很热情,不因为我是基层站段普通作者而怠慢。低潮时,我想起他们,便不气馁;高潮时,我想起他们,更为低调。这也让我一直保持一个业余通讯员、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初心,在业余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起劲。

  这么多年,我的通讯报道稿件,经局报一力推荐,先后三次荣获全国企业报评奖前三名;我的文学作品先后七次荣获报社评比一等奖;我还十一次获得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比一二三等奖。我的多篇文学作品,分别收入局文联和局报社多种选本,两个短篇小说收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毛南族卷》。我出版两部个人专著,其中散文集《遥远的大山》,收入的作品80%见诸于《西南铁道报》副刊,荣获省职工文学创作评比一等奖;小说集《鸡鸣早看天》,收入的作品有一部分见诸于《民族文学》和局《通途》文艺刊物,荣获省职工文学创作评比二等奖。

  我先后被吸收为贵州省作协会员和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并被《民族文学》列为重点作者予以培养,两部个人专著被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共同珍藏,还被誉为“毛南族当代文化名人”,载于《毛南族志》。2014年4月10日,《人民铁道报》《铁路作家访谈录》全文刊载了我与副刊记者的访谈录。可我始终认为,我只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普通的业余作者,一个从不认怂的文学发烧友。

  回望局报的峥嵘岁月,我不禁感慨万端。如果没有记错,复刊的《成铁工人》,报头是行书,圆润,饱满;后来改成《成都铁道报》,报头是郭沫若的字,遒劲,豪迈;再后来,报头是张爱萍写的,敏捷,睿智;现在的《西南铁道报》,报头是毛泽东的字,壮阔,大气。这就足以说明,局报一直奋力进取,不断跨越,勇攀高峰。

  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但还是放不下笔杆,舍不得键盘,因为,《西南铁道报》这个助推器、这个加油站就在我眼前,为我助力,给我加劲。我衷心希望,《西南铁道报》越办越好,越走越远!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