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观电视纪录片《幼儿园》有感

(2012-12-10 16:48:57)
标签:

《幼儿园》

分类: 影评

“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本片编导张以庆在对本片的简介中写道。正如他所言,我们在这个片子中看到了一群稚嫩孩童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像是五彩的蜡笔,在天真无邪,白纸一般的脸上绘出斑斓的画卷,没有虚伪的掩饰、矫揉造作的陪衬,一切都是来自本能的反应。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在这些孩子身上自然会预想到他们未来的境况,开篇词“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细细回想,真是如此,在它们之中,我们或许也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光影交错,自己就在那里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的世界。

先来看看本片的拍摄、叙事技巧。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解说词极少,除了有限的字幕解释外,几乎没有赘述一句,而且本片缺乏连贯的故事性,那么是什么如此引人入胜呢?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为本片的细节描绘所吸引,如孩子们眼含泪水呆呆凝视着窗外的大门,期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可以来接自己回家,那种急切、悲伤、期待被那一幕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一个不想吃饭的孩子偷偷将自己的饭撒到地板上,小心翼翼,左顾右盼,细节描写精妙得当……

其次,是整部片子叙事的的起伏手法。观看本片,虽然那些童趣与天真所以发的“糗事”引得我们前仰后合,怜爱有加,可是这样的过程并不是一贯持续的,编导采取了巧妙地“抑扬顿挫”手法,在一个高潮达到顶峰时,配上背景音乐并采用虚焦镜头淡化情节,用这些人为化的间隔让观众有了些许喘息之机,可以接受下一次高潮的冲击,观众由此不会感到审美疲劳,眼球被进一步吸引,“少餐多滋味”的道理编导早就了然于心。

然后,就是本片的配乐了。本片的配乐主要采用了著名名族歌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啊,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这些娇小可爱的孩子们就想着美丽的茉莉花一样茁壮成长,《茉莉花》每一次响起,在悠扬婉转的旋律下,我们对这些孩子们的怜爱就更增加了一分。

……

 

再来看看片子的内容,我想观看本片的第一反应会是同情和怜悯,孩子们初进托儿所、初次与父母分离的场景所引发的孩子们的嚎啕大哭,是不是很熟悉呢?我们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人生旅程,这就是我们寻找自己影子的开始。随后的第一次午饭,第一次午觉,孩子们依旧很想快点回到父母的身边,依旧在不断地吵嚷着。随后的观影感觉,我想是欢乐和童趣,孩子们不断的上演着一幕幕“人间喜剧”。一个孩子正在吃午饭,用筷子夹了一块白菜刚刚准备吃,旁边嬉闹的伙伴们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胳膊,“煮熟的鸭子飞了”,那孩子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看得也是忍俊不禁。再如午睡时,孩子们的睡姿千奇百怪,仰面四脚朝天的,有睡觉时还拉着手的,还有四肢“扭曲变形”,如同怪兽一般的……他们睡的是如此香甜,可能正在梦里的奇幻世界里自由翱翔吧。又如一个孩子正在自己穿衣服,套上了一个袖子可是另一只却始终无法套上,一阵扭曲挣扎后,孩子愤怒地甩掉了衣服,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一旁的小胖子一直在努力的系鞋带,我们看着都替他着急。最后,前一个孩子脱掉了里面的衣服,终于穿上了那件外套,而小胖子终于穿上了鞋子,憨憨的站立起来……伴随着快乐和谐的,还有冲突越矛盾,如两个孩子因为玩具的事打闹起来,其中的一个被另一个删了个耳光,鼻子流血,嚎啕大哭,在老师的干预下才制止了更进一步的争斗。打人的孩子被要求到小班悔过,被打的孩子老师细心呵护。温情的一幕出现,一个小女孩将自己的丸子让给了受伤的孩子,一举一动间流露出无尽关怀与呵护。

带给我们如此多欢乐的《幼儿园》同样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思考。这片子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们这些观众更像是身处世外的闲人在管窥世间的一角,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也许就是我们的前世,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在我们的视角中,它们的生活就带有我们的影子,我们是在回顾自己的往事、历史,正如张以庆所说,“我们在弯腰审视这些孩子们时,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一路走过,总会有点收获,这些收获,就是我们继续人生道路的宝贵财富,也就是相当于“以史为镜”吧,以自己的往事作为历史的参照。今天看了《幼儿园》,我们可以在明天、后天继续自己的《小学》、《中学》、《大学》…… 永远不要停止回顾往事的进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