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组织行为与领导力

(2019-10-27 15:16:37)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组织行为与领导力作者:郝旭光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

郝旭光

一个组织管理者的领导力对该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技术快速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压力,管理者的领导力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因此,结合组织行为来研究管理者的领导力,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组织行为的内容

组织行为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通过组织行为的研究,可以掌握员工的行为特点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只有了解了员工的行为特点,领导力研究才有根基。组织行为研究员工的生产率、出勤率、离职率、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及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等内容,只有在组织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领导力的提高才有基础。 

       2.领导力的内涵

(1)领导的含义

最先明确提出“领导”概念的是摩尔(1927年),“领导就是为赢得服从、尊敬、忠诚与合作而将领导者的意志施加于被领导者的一种能力”。 随后有上百条不同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 韦伯 1947年) 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他人的力量源泉。孔茨和欧唐奈尔(1965年)坚持“领导是说服人们合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豪斯(Robert House) 1993年)指出,激励别人在团体利益的框架之内去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

笔者认为:领导就是影响一群人在团体利益的框架之内去实现个人利益的能力、行为和过程。

(2)领导力逻辑

既然领导力是影响一群人,从逻辑上就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领导者有什么特质才能影响一群人?领导特质理论。第二,领导者做什么才能影响一群人?在关心工作任务与关心下属之间求得平衡,领导行为理论。第三,领导者怎么做才能影响一群人?在不同的下属及情境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领导权变理论。这就是领导力逻辑。要强调领导力的内涵和本质。内涵,就是领导的特质、行为和权变的结合。领导力的本质是不基于职位影响一群人的影响力,把个人特质、下属特点、任务特点和组织内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组织生存和持续发展。    因此,探究管理者的领导力,是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课题。

       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1)管理与领导的不同

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认为:管理是寻求稳定、循规蹈矩、维持原状、注重企业结构、依赖控制、目光眼前、重视时间和方法、盯着结果。                                        

领导是探讨革新、独辟新径、进行拓展、注重人力资源、激发信任、目光远大、重视内容和原因、看到希望。

(2)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沃伦·本尼斯指出:管理者处理事物、复制品、注视着盈亏结算、摹仿、接受现状、目光短浅、是模范的好士兵、以正确的方法做事。                                          

领导者改革、原创、广阔的视野、创新、挑战现状、目光远大、是自己的主人、做正确的事情。

领导和管理的最大区别,后者基于职位影响组织内的下级,实现组织的目标;前者不一定基于职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领导者和下属的共同目标。

(3)领导和管理角色的结合                               

现代组织中,领导和管理角色很少分离,

当一个领导者要给追随者:注入活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与成长意愿,这时他们主要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当他们管理日常的行政事务:如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资源的分配等,这时他们主要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现在要求管理者既会做领导又会做管理。

正如杰克·韦尔奇要求他的管理团队的那样:做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领导他人,管理自己

        4.不适合做领导及易于失败的特点

(1)不适合做领导的致命缺陷

迟钝、冷酷、无信任感、.野心勃勃、不善于授权。

(2)易于失败的领导者

好争辩、对人际关系反应迟钝、自我陶醉、害怕失败、完美主义、冲动。

(3)易于失败的企业家

铺张浪费、轻率决策、事必躬亲、贪图虚荣、不依靠员工、不能经受挫折、喜欢烦琐、过分挑剔、心胸狭窄、优柔寡断

(4)经理人常犯的三十六项错误

美国的企管顾问师威廉·葛诗礼在《为中国经理把脉》中指出经理人常犯的三十六项错误: 授权不够;权责不明;多头马车;踢皮球——推卸责任;死爱面子;不能容忍部属的错误;把建议当作是批判;自认样样都比部属行;喜欢制造派系的斗争;喜欢用听话而无主见的人;用人重视忠心忽视能力;霸占部属的创见;墨守成规、拒绝改变;把部属看成是低一等的人;没给部属宣泄情绪的机会;对部属的好坏绝口不提;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想法与观念既陈旧又保守;对事务的看法失之主观;以假平等对待卓越的部属;只会采用专制方式的领导;把人当做机器;误认金钱与地位是万能;把失败归之于制度的限制;要求员工受训,自己却不进修;抗拒改革,老是用鞭子与刀剑;把控制视作一种惩罚;工作没有计划;不能有效利用时间;无法掌握重点与例外原则;治标而不治本;把意见与事实混为一谈;只爱听部属报喜讯;中文在沟通上带来的错误;把年龄当做能力的指标;误认一流的工程师就是一流的厂长。

       5.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质

(1)日本企业界的要求

日本企业界要求的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性;积极性;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

日本企业界要求的10种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2)美国成功的企业经理所具备的特点

美国成功的企业经理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企业家的特征。工作效率高;主动进取心;冒险精神。

2)心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富有创造性;有判断力);洞察力强;想象力丰富。

3)人际关系能力。有较强的自信心;乐于帮助他人;为人榜样;善于使用个人的权力;善于动员群众的力量;利用交谈做工作;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乐观。

4)成熟的个性。有自制力;主动果敢;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勤俭艰苦;具有灵活性。

(3)鲍莫尔(WJBanmal)的研究结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莫尔(W JBanmal)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10项条件:    善于合作;智于决策;巧于组织;精于授权;善于应变;主动进取,不墨守成规;勇于负责;敏于求新;敢于冒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

(4)西方教科书的结论

西方教科书的结论认为,领导应该有雄心和精力;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5)西方学术界的研究

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结论是,领导者应该具备才干智慧;自信无畏;坚定执著;正直的道德情操;社交技能。

(6)后期领导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魅力型领导

魅力型领导领导的特点是自信、远见、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6.结论

从上面的多项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并没有普遍适用性的特质可以在所有情境下预测领导力,不同特质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也很难提炼出来。哪些特质是领导必须具有的,要考虑情境因素、下属的需求和特点、伦理因素、组织的业务特点和氛围、当地的文化及主流价值观。

 

(作者将从今天开始,不定期地陆续发布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的内容,敬请关注。作者注)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如需沟通可发邮件  haoxg61@163.co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