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小学科学社群研训展示活动暨瓯北三小互联网+义务教育”巧思课堂科学教学联谊活动

活动地点 |
瓯北三小录播室 |
|||
时 |
内 |
主讲人 |
主持人 |
|
5月8日下午 |
13:40—14:20 |
课堂展示:三年级《影子的秘密》 |
李巍巍 |
邵碧慧 |
14:30—15:10 |
课堂展示:二年级《通过感官来发现》 |
陈晨 |
||
15:20—15:35 |
观点报告:《以学为主,分段教学》 |
季翔翔 |
||
15:40-16:10 |
专家评课+互动 |
叶丐强 |
附件6: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县小学科学社群研训展示活动暨瓯北三小“互联网+义务教育”巧思课堂教学联谊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陈海晓 |
|
活动时间 |
2021.5.8 |
活动地点 |
瓯北三小录播教室 |
|
活动主题 |
巧思课堂教学模式主题研讨 |
主 讲 人 |
|
|
参加对象 |
瓯北三小和联谊学校全体科学老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为了实践小学科学新课标,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变革,加强校际联动,5月8日,永嘉县小学科学社群研训活动即互联网同步课堂在我校举行,县教研员叶丐强老师莅临活动现场并指导。瓯北四小,七小,三江中心,西源小学,罗东小学,芦田校区,箬岙校区等学校科学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李巍巍老师带着三(3)班的同学们一起走进《影子的秘密》。李老师以课间踩影子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孩子自己去制造影子,整堂课老师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角色旺旺贯穿课堂,点燃了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兴奋点。本节课设计三个活动:一找影子,二让影子变化,三造动物影子一起参与影子大会!尤其在最后环节,孩子们用双手制造动物影子投放到天花板上,把孩子的热情推到了高潮! 第二节课三江中心陈晨老师向全体老师演绎了《通过感官来发现》,陈老师以“柯南破案”的方式,设计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找柯南缺失的身体结构”的方式,让孩子们一步步认识人体感官,了解作用,并用猜盲盒,引导孩子们学会作用感官去认识事物。接着,陈老师带着孩子们用感官去描述柯南在案发现场找到的事物,来找出凶手!最后通过了解部分人可能缺少某个部位,引导孩子要学会关爱残疾人! 两节课后,我校季翔翔老师针对磨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想法,做了《以学为主,分段教学》的讲座!倡导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大力激活学生的参与状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大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尽量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收获的课堂效果! 课后,在老师们相互点评的基础上,教研员叶丐强老师对两节课做了评价,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构建自主探究方面,给与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并指出研究深度问题的一些看法,老师们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叶老师在会上指出,我们要求不断地追求加强社群研训,促进各校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各老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次活动,加快了我校课堂变革的步伐,促进了我校思维课堂模式的构建工作,同时提升了各学科教研组长对思维课堂模式的认知以及对教学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
|||
过程确认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第 |
课时 |
共 |
课型 |
新授课 |
|||
课题 |
影子的秘密 |
主备 |
李巍巍 |
||||
教材与学情分析 |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3课。本课主要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索产生影子的要素以及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进一步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日食、月食、月相等自然现象。通过影子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通过观看图片回忆第2课太阳下影子的变化,聚焦问题“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探索板块:通过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手影游戏三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同时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研讨版块;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影子的秘密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影子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是有联系的。拓展板块;通过观看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在第2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而且明白太阳(光源)的位置变化会导致影子发生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如上节课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还有小时候的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三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地梳理和学习过影子背后的“秘密”——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
||||||
教 学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1.
2. 3.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耐心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对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
||||||
基于关键问题的提炼 |
1.
2.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个手电筒、旺旺橡皮、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旺旺橡皮、一张白纸、科学记录单、笔
|
||||||
教学设计
|
教 |
设计意图及批注 (关注点、预设、问题、板块等) |
|||||
一、视频导入
1.
2. (出示课题) 二、探索:影子变化的秘密
(一)产生影子
1.
2.
3.
4. 在实验中我们还有个小小的提示: 3.温馨提醒: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不要把手电筒对准眼睛。 4.学生利用材料产生影子。(30秒) 5.提问:你们能用简单的语句来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产生影子的吗? (预设:手电筒发出了光,光照射到白纸上。而人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从而就形成了影子。) 6.那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呢? 师:在影子的产生中,我们把像手电筒、太阳这些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叫做光源。像小木块、树木等不透明的可以挡住光的物体称为遮挡物。小朋友们,想想还需要什么呢?对了,我们还需要还有像白纸、大地和墙壁这样来接住并呈现影子的平面,我们把它叫做屏。光源、遮挡物和屏就是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二)想办法改变 过渡:老师带表旺旺小朋友们谢谢大家,旺旺接下来要去参加一个影子化妆大会,她想让自己的影子多种多样,那你能帮她改变一下影子吗? 谁来说说,你能让旺旺的影子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大小,形状,方向。。。) 师:那等下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出示PPT
1.
2.
3.
4. 巧表达
5.
6.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这样将改变影子的方法记录下来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通过一张实拍的影子的图片,来指导学生利用箭头和简单的图形来记录改变影子的方法,学生会更加容易掌握记录的方法。) (三)回顾总结:影子的秘密 1.总结影子变化的规律。 师: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当改变遮挡物的形状时,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改变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影子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三)手影游戏 巧创造 过渡:光和影的变化真奇妙,接下来我们要不要来个小小的挑战,邀请我们的小动物们来参加旺旺的影子大会。 你们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手摆出不同的小动物。
1.
2. 巧练习
3.
4.
5.
三、
1. 师:师:而在天空中,还有一种天然的遮挡物你一定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云。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云挡住了一部分阳光,从而在天然的接收屏上形成影子。像阴天,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影子无处不在,更多的秘密我们可以回去继续收集。(下课) 四、课堂总结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屏。知道了,当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我们还发现通过改变光源和遮挡物,可以改变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和大小。
|
|
||||||
作 业 设 计 |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3页和第44页。 2.和家人一起合作玩一玩有趣的手影游戏。
|
||||||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