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2021-01-26 14:15:29)
分类: A3(B5—B7)活动及时、多样、

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安排表

 

                  

 

参加对象

瓯北三小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地点

              学校录播室

   

   

主讲人

127

13401440

 

 

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老课文选文比较及教学建议——解读后重构

 

柳志茶

 

聚焦语文要素 设计学习活动——《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晓红

 

 

 

 

                                           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

                                                                        2020126 

附件6: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瓯北三小       

项目名称

语文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

项目负责人

陈海晓

活动时间

2020.12.7

活动地点

录播室

活动主题

课堂教学技能培训

主 讲 人

柳志茶  胡晓红

参加对象

瓯北三小全体语文教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020年127日下午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在学校录播室举行,瓯北三小语文组教师柳志茶、胡晓红老师在培训会上做了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瓯北三小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在陈智文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

首先,柳志茶老师给大家带来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老课文选文比较及教学建议——解读后重构专题讲座。她从对比,整体把握选文特点——分析,发现新旧课文的异同——重构,有效落实核心目标”三个方面,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老课文选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搭石》一文谈保留的老课文的教学突围方法:通过新旧对比发掘文本价值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打通阅读的路径学策略立足文体  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梳理信息构建文章的框架模型整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等资源突破学习难点,实现学生能力的生长促成核心目标的有效落实。

接着,吴晓红老师以“聚焦语文要素 设计学习活动”为主题和我们分享了《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先从文本内容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等三个方面进行课文研读,再谈整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并从学生和文本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最后从“品味‘抉择’体会矛盾内心”、“结合资料 理解批文含义”和“总结全文 落实语文要素三个学习活动分享教学过程。设计中,吴老师通过“描写圈”的梳理等方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并巧妙地将《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融入学习活动中,以达到作业与课堂的整合,而且还注重阅读和习作的联系,让学生习得表达方法。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发了与会组老师深深的共鸣。大家自由交流、讨论,不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到。让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在读书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语文组全体教师经过本次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在对文本的解读、重构以及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有效探究学习等环节的教学技能方面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备课、上课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能力。

 

 

过程确认

 

                                     负责人签字:陈海晓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老课文选文比较及教学建议

——解读后重构

永嘉瓯北三小   柳志茶

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编写理念、结构体例、教材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变化。 教材中保留的经典老课怎么教,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与思考,通过比较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选文的异同,就如何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教学方向,有效落实语文要素,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对比,整体把握选文特点

对比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选文,不难发现有许多”老课文”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些“老朋友”大多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原教材体系中被反复研读、反复教学。

如图: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是不是可以把那些“成熟的”教学解读与教学设计直接运用于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之中呢?答案是否定的。

二、分析,发现新旧课文的异同

不要说部分“老课文”在留用统编教材时进行了修改,即便文章内容没有改动,它承担的教学价值也定会随着教材体系、选编意图的变化而变化。如图: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以《搭石》为例,谈谈保留的老课文的教学如何突围。

三、重构,有效落实核心目标

(一)新旧对比  发掘价值

《搭石》是一篇老课文,由原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调整至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者选取自己家乡极为寻常的“搭石”,通过介绍什么是搭石,描摹摆搭石、走搭石的画面,体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人教版教学时,本文侧重于朗读和积累。编版教材中,安排了在策略单元,注重的是方法和能力。本单元的要学生掌握策略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通过观察不同年段的阅读要求,会发现,默读要求有了序列化的变化,速度要求不同,方法也不同,形成的能力也不同。在篇章也上有着具体体现。

本课是单元首篇,这个单元分别安排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一般来讲,策略单元都是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聚焦一个策略,

所以,首篇教学,应结合文本特点,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打通阅读的路径,在策略单元里,真正学策略。

(二)立足文体  凸显特色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借助搭石这一文化意象, 形成一个个柔美的画面,联结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这样一篇更适合朗读的文章,却把它安排在训练阅读速度的策略单元里,编者究竟有何深意,我们从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都能找到依据。

1.散文的语言形式相比其他语言,更为活泼,句式长短,语言对仗等有特殊的表现力,本文在语言上,短句为多,短句当中,四字的短分句比较多,“如……”读到此类语句时,人的内心不由自主地起了律动,把乡亲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画面呈现出来了,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课文运用了大量的关联词语,把搭石上的互助、礼让写得那么理所当然,而这些积淀在民风民俗中的情感,也是最平凡、最寻常的美德。聚焦这些词语,学生在默读整篇中能迅速获得信息,梳理信息。

2.内容  

本文作者用独特的视角——鲜明的画面,把流淌在搭石上的这道风景向我一一展示。

1.来回“踏”搭石——心有他人,是入微的贴心

2.一行人“踏”搭石——协调有序,那是心灵的默契。

3.帮人“踏”搭石 ——是助人为乐,是淳朴的民风。

化话为画,让学生在画中感受其声,其行,其人,在它鲜明的画面里,把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就好像在脑子里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播放,印象深刻,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能解决了课后第二小题的问题,表现乡亲们情感美的特点。(第二个语文要素截图)

在一幅幅画面中,反复出现的“人们”(圈图)其实就是文中最后呈现的“乡亲们”,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人物,画面即具体事例,也就指向了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截图)

3、结构:框架清晰

课文按什么是搭石,(事物特点)走搭石,(具体画面)对搭石的赞美,(表达感受)这几个方面来写,

引导学生发现寻找这些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在段落中所处的位置,发现最后一段一般都是总结和概括,(课件)

就能快速梳理出文章脉络,构建文章的框架模型,成为读懂一篇文章的抓手,加快阅读速度。

我们甚至可以联结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可以让学生明白也可以这样构思框架,助力写作。

(三)整合资源  突破难点

阅读教学中涉及阅读策略的,有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内容的理解,即把策略作为支架,运用策略实现理解文本的目标。二是指向能力,即把策略作为教学的本体。这是教材编排阅读策略单元的本意。所以策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习策略,本单元即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整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等资源,我们能直接获取用较快速度阅读的基础基本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然而,默读是不可见的,教学生将课文读成关键词,读成框架,读成画面等方法,让默读可视化,在加快阅读速度的梯级训练中,教会方法,突破学习难点,实现学生能力的生长。

老课如何新教,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在准确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中解放出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重构教学内容,对缺学内容合理进行补学,从而促成核心目标的有效落实。

 

聚焦语文要素 设计学习活动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 吴晓红

一、课文研读

文本内容:《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语文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选取了两个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典型片段,第一部分写毛主席惊闻爱子牺牲的噩耗后的悲痛心情;第二部分写毛主席面对爱子遗骨是否归葬的艰难抉择过程。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现了毛主席既有着丧子之痛的常人情感,又有着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人文主题:感受毛主席常人的情怀与伟人的胸襟。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围绕这个单元语文要素,课后第二道习题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第二部分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的矛盾内心,并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3.通过“描写圈”梳理课文描写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人。

五、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做简单的复习巩固后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品味“抉择”  体会矛盾内心

师:通读课文我们知道摆在毛主席面前有两个选择,作为两种身份的他是如何抉择的呢?

学习活动一:默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批注),回答《课堂作业本》的图示问题。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一)感受“常人的情感”

关注动作描写: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神态描写: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体会内心:主席对孩子有着深深的留恋,他有着跟常人一样的丧子之痛,非常想见儿子最后一面。

回答图示:有了这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找到的语句回答图示左边部分,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作为父亲,毛泽东……

以读促悟:加深体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二)感受“伟人的胸怀”

关注神态描写:若有所思

语言描写:不能搞特殊 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体会内心: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足以看出他宽广豁达的胸怀。

回答图示:有了这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找到的语句填写图示右边部分,感受毛泽东“伟人的胸怀”,作为主席,毛泽东不能见儿子,因为他是主席,不能搞特殊,应该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以读促悟: 

(三)体会艰难抉择的痛苦

师:作为父亲,他想见儿子,这合情合理,这是常人的情感;而作为主席,不能见儿子,那是从大局考虑,那是伟人的胸怀。

接下来,让学生看着图示自由说一说,体会毛主席此刻艰难抉择的痛苦。

(四)交流“句子三”

关注神态描写:下意识地踌躇 黯然的目光

动作描写:转向 指指 示意

体会内心:主席的神态以及这一连串的动作不正是用无声的语言在告诉秘书,也让我们读懂了主席此刻的心情,他仍沉浸在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中,他仍在犹豫不决,毕竟一签字就是与儿子的永别。

补充资料:你可知道岸英已经是毛主席的第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牺牲了,在这之前,他的五位亲人都为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

以读促悟:在悲壮的音乐声中朗读这处句子

(五)交流“句子四”

关注: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想象: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幕……

在想象交流中,学生能够体会主席就是这样将泪水留给自己,将无私和豁达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最终决定……也回答了图示的最后部分

板块二结合资料 理解批文含义

学习活动二: 1.根据提示,说“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2.说说其他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故事。

(一)根据提示,初步理解意思

提示一:《语文课堂作业本》上关于“马革裹尸”的典故。

   提示二:词语解释。

初步字面理解:革命者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处处都是埋葬忠勇之士遗骨的好地方,为什么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

(二)结合故事,深入理解含义

你还知道哪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

1学生交流 黄继光、邱少云

2教师补充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感人的故事——

古时有抗击倭寇的戚继光;

近代有甲午海战壮烈牺牲的邓世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抗战中有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而今天新的时代里,还有在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

每个时代都有战士负重前行,他们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了祖国。

3)加深理解

a.毛主席的批示里有慈父的痛楚,更有一个伟大领袖的博大胸襟,再来读读批文——

b.此刻你一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说说你此刻的理解。

c.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的第(2)小题“写写毛主席批文的意思”。

板块三总结全文 落实语文要素

(一)感受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

1.“读者”角度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神奇力量,作为读者,我们读懂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也就读懂了人物内心。

2.“作者”角度

作为作者,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也就具体地表达了人物内心。

(二)发现作者侧重描写方法的用意

1.梳理“描写圈”发现秘密

通过两节课的交流,我们已将文中描写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都找出来了,我把它们整理一下,梳理成这样一个“描写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动作、神态描写较多 ,语言描写较少)

2.交流作者安排用意

你能读懂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吗?

预设:因为主席惊闻爱子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悲痛万分,难以言表,所以我们只能从他的动作、神态中去体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瓯北三小语文组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培训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