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构建校本研训方案

分类: A1(B1)方案制定 |
附件1:No.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团队成员:
申报学校(盖章):
申报时间: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
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 |
校长(园长) |
吴显武 |
||||||||||
项目名称 |
|
||||||||||||
项目负责人 |
陈海晓 |
职务 |
手机号码 |
教育网 |
电子邮箱 |
||||||||
教研处主任 |
13732006643 |
661643 |
2350404460@qq.com |
||||||||||
团队成员(4人) |
陈娇锦 |
||||||||||||
研训领域 |
教师道德与法规
√教学策略与艺术 |
||||||||||||
研训学时 |
32学时 |
起止时间 |
2020.9——2021.6 |
||||||||||
项目简介 |
思维课堂是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关键问题、主题活动、嵌入评价”为基石的课堂。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追求的是借助关键问题的设计,推进学生深度探究和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本项目主要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与关键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参与探究与思考的主动性与深度性、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与策略,以期实现兼具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维课堂。培训师资以学校名优教师为主,外聘专家为辅。本项目拟通过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等形式,探索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构建模式,从而提升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
相关培训经验 |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起止时间 |
人数 |
学时 |
研训形式 |
||||||||
新常规视角下集体备课校本研训项目 |
校级 |
2016.9-2017.6 |
91 |
24 |
理论、实践、 同伴互助 |
||||||||
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
校级 |
2017.9-2018.6 |
91 |
24 |
理论、实践、 同伴互助 |
||||||||
“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 |
校级 |
2018.9-2019.6 |
91 |
32 |
理论、实践、同伴互助 |
||||||||
以作业设计为载体的思维课堂构建 |
校级 |
2019.9-2020.6 |
91 |
32 |
理论、实践、同伴互助 |
二、项目方案
(一) |
|||||||||||||||||||||||||||||||||||||||||||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一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教育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思维课堂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召唤中应运而生的。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构建校本研训项目,能促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需要教师达到以下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计合理新颖且富有探究性的新知构建学习任务;能根据教学素材和教学目标不同,设计与提炼关键问题,以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能根据思维课堂核心理念,灵活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导致学习任务没有挑战性和创新性,不能很好的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师生对话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习惯任务驱动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对课堂关键问题的提炼以及关键问题的实施与生成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预设,不能诱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 通过本课程培训,让教师学会把教学活动设计、关键问题提炼与能否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整合起来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个体教学行为的改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放”,课堂提问“巧而精”,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课程通过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等培训方式,促进教师自主架构思维课堂的能力和意识,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适应课改精神的思维课堂教学模式。 |
|||||||||||||||||||||||||||||||||||||||||||
(二)具体目标 |
|||||||||||||||||||||||||||||||||||||||||||
1.通过理论学习与集体备课方式,实现教学活动设计突出层次性与探究性,精心设疑与提问,突出关键问题设计,促进教师高质量备课与资源共享。 2.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实现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的统一、问题导学与深度思维的统一、集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统一、教师研导与学生研学的统一,努力生成智慧型思维课堂。 3.通过分析学情与课后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与思维课堂架构能力,领会思维课堂教学内涵。 |
|||||||||||||||||||||||||||||||||||||||||||
(三)设计思路 |
|||||||||||||||||||||||||||||||||||||||||||
根据培训目标,本项目设计思路是“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采用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组内交流等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具体的课堂活动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从而深度体验关键问题设计与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符合课改精神的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并内化为教师个体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行为。本项目围绕四个模块展开:理论培训模块,即借助校内外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与关键问题设计以及构建思维课堂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培训,为后续实践层面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学实践模块,即各教研大组围绕“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构建”研训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磨与实践,全体组员参与观课、议课;同伴交流模块,即以学科年级组为主体,突出同伴互助的自主式参与培训,实现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主研修模块,即以教师个体自主研修的阅读、摘记、撰写等活动,使前期的理论培训和中期的教学实践、同伴交流,逐步升华为教师个体的成长。
|
|||||||||||||||||||||||||||||||||||||||||||
(四)课程总表 |
|||||||||||||||||||||||||||||||||||||||||||
研训模块 |
研训内容 |
学 分 |
研训者 |
研训形式 |
理论 实践 |
实践安排 |
研训时间 |
||||||||||||||||||||||||||||||||||||
理论培训 |
“基于关键问题推进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构建”项目方案专题培训 |
2 |
陈海晓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校本研训方案主题培训,培训后组员提问释疑 |
2020.10 |
||||||||||||||||||||||||||||||||||||
思维课堂教学模式主题研讨 |
2 |
陈碎敏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思维课堂教学模式主题研讨,研讨后各学科教研组长提问,专家释疑 |
2020.11 |
|||||||||||||||||||||||||||||||||||||
思维课堂相关理论培训 |
2 |
专家 |
专家引领 指导学习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思维课堂相关理论培训,培训后专家对教师思维课堂实践的疑惑进行指导。 |
2020.12 |
|||||||||||||||||||||||||||||||||||||
学科质量分析会 |
2 |
陈娇锦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质量分析会,会后各组员反思并改进教学策略。 |
2021.1 |
|||||||||||||||||||||||||||||||||||||
教学实践 |
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活动 |
2 |
教研组长及组员 |
课堂展示观点报告 评课议课 |
实践 |
与西源小学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活动,实施备课、上课、评课议课等帮扶活动 |
2020.9- 2021.6 |
||||||||||||||||||||||||||||||||||||
教师公开课 |
2 |
教研组长 |
课堂展示 |
实践 |
分学科在各班级观摩公开课,课后组内评议。 |
2020.9— 2021.6 |
|||||||||||||||||||||||||||||||||||||
教师架构思维课堂专项技能培训 |
4 |
语数学科大组组长 |
主题培训 |
实践 |
分学科在教研组内开展思维课堂架构经验分享或案例分析 |
2020.11 2021.5 |
|||||||||||||||||||||||||||||||||||||
教研大组团队研磨活动暨与瓯北八小思维课堂构建主题研讨活动 |
2 |
陈海晓 陈仲侠 |
课堂展示观点报告 |
实践 |
开展团队研磨活动,课堂展示、观点报告,组员参与评课议课。 |
数2020.12 语2021.4 科2020.11 英2021.4 |
|||||||||||||||||||||||||||||||||||||
同伴交流 |
组内理论学习交流 |
4 |
教研组长 |
组内研讨 |
实践 |
在教研组内开展深度学习与思维课堂构建的理论或案例学习交流,并记录学习过程。 |
2020.9— 2021.6 |
||||||||||||||||||||||||||||||||||||
组内集体备课交流 |
4 |
教研组长 |
组内研讨 |
实践 |
在教研组内开展集体备课交流,并形成教学设计 |
2020.9— 2021.6 |
|||||||||||||||||||||||||||||||||||||
教师经验交流会 |
2 |
教师代表 |
经验交流 |
实践 |
在本校开展思维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会后组员谈学习收获。 |
2021.6 |
|||||||||||||||||||||||||||||||||||||
自主研修 |
开展“爱阅读”活动 |
2 |
教师个人 |
阅读书籍 读书交流 摘记 |
理论 |
开展“爱阅读”活动,提倡阅读深度(有效)学习或思维课堂构建方面的文章,组内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做摘记,撰写读后感 |
2020.9— 2021.6 |
||||||||||||||||||||||||||||||||||||
撰写思维课堂构建为主题的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
2 |
教师个人 |
教学片段设计 |
实践 |
教师根据研训实践撰写一篇典型的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
2021.6 |
|||||||||||||||||||||||||||||||||||||
合计 |
|
32 |
|
|
|
|
|
||||||||||||||||||||||||||||||||||||
(五)师资课程说明 本课程培训师资以内聘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外聘专家为辅,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项目培训。具体培训师资列表如下: |
|||||||||||||||||||||||||||||||||||||||||||
|
|||||||||||||||||||||||||||||||||||||||||||
(六)项目实施条件 |
|||||||||||||||||||||||||||||||||||||||||||
瓯北第三小学为永嘉县首批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永嘉县教科研先进集体、永嘉县校本研训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有教师98人,拥有市级名优教师称号的有15余人,县级名优教师称号的有40余人,获得中学高级职称的有6人,小高职称的有50余人,是一所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制度深入人心,集体备课活动已经成为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必备项目,这些都为本研训项目的实施准备了有力条件。
项目负责人陈海晓担任瓯北第三小学教研处主任,曾获永嘉县数学学科带头人、永嘉县教坛新秀、永嘉县园丁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鸽巢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让点子图架起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桥”》、《让“解决分数乘除问题”的教学回归“本源”》等论文在省级教学期刊上发表,撰写的《计算教学中的过程性建构》、《经历“画图”过程化,感悟“运算”本质
|
|||||||||||||||||||||||||||||||||||||||||||
(七)研训作业要求 |
|||||||||||||||||||||||||||||||||||||||||||
1.自主阅读深度(有效)学习与思维课堂构建相关书籍,在自主研修活动记录表中做摘记。 2.教研组内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3.教研组内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组内所有教师参与听课与评课。 4.撰写一篇实践过的思维课堂构建为主题的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
|||||||||||||||||||||||||||||||||||||||||||
(八)研训项目考核 1.考核方法:未出勤不得学分,培训过程态度不端或迟到、早退的适当扣分,作业未及时完成扣1分。 2.奖励学分:主讲一次加1分,课题、论文、案例获县三等奖以上加1分,县级以上公开课加1分,累计加分。学年末,如果个别老师因为特殊情况未达24学分的,学校可以酌情考虑以奖励学分进行替换。 3.评先评优:学年累积分数按照排名,取前10%的老师为学校“校本研训项目先进个人”,并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 |
三、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
2020年9月20日 |
专家审核意见 |
|
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
单位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