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读后感刘建义
(2019-07-06 09:53:41)分类: A3(B8)教师阅读 |
浅谈分层作业的思考
前段时间拜读了有方臻和夏雪梅两位老师编写的《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一书,其中第四章分层作业—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思维旅程,关于分层作业的描述,心里想法颇多,刚好我们学校的项目评价主题就是有关于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结合平时科室的工作,浅谈自己对分层教学的几点粗浅思考:
(一)作业量分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提高型、拓展性的作业,作业布置以基础知识落实为主。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较快,解答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教师应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将他们从简单机械的练习中解放出来,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积累课外知识,发展综合能力。至于中等生的作业量,则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如有些语文课文的背诵,对A层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对B层学生,按照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去背,
(二)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语文语言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教师应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让每一类学生都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例如:读书笔记作业,对A层的要求是:摘抄优美的段落,并进行赏析。再模仿其中的一段文字,自己也写一段或写一篇读后感。对B层的要求是:摘抄优美的段落,并进行赏析。对C层的要求是:摘抄几个词语(包括成语),再摘抄几个优美的句子,然后读读背背。
(三)作业形式分层
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智力技能,语文作业布置也要形式多样化,尽可能使学生能选择其感兴趣的、擅长的作业类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不同的智力。如语文综合性学习,老师可以提供“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以小组形式完成,并用一节课展示其学习成果。1、搜集关于课文主题的名言、诗句、谚语、故事等,出一期以课文内容为主题的手抄报;2、歌曲或者影视作品有关于课文主题的展示;3、关于课文主题的图片展,用PPT展示;4、请有了解本主题的学生谈谈所见所闻所感。5、挑选写有关于课文主题的文章进行诵读。这样的作业,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展示课上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作业评价分层
既然作业分层布置,在评价标准上也应分层设置,如果还是全班同学“一刀切”,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同样是记叙文写作,教师可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A层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写生动,即要求在记事中融入一定的人物描写及景物描写,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对B层学生的标准是:写具体,即在叙述完整的基础上做到中心较明确,叙事有条理,语句较流畅,内容较具体,有一定人物描写,有详略处理;对C层学生的要求是:写完整,即写满六百字,能完整记叙一件事,有一个中心,语句基本通顺;只要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得到较好的分数。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要求。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师也应动态管理,如以半学期或一学期为单位,如果原本做A层作业的同学感到吃力,在充分谈话尊重选择的基础上,可调整为做B层作业里;相反的,那些原本是B层的同学如果进步明显,就可以调到A层,以此类推,来激励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有所进步。
分层作业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只是教师要做的工作比原来要繁琐。贵在坚持!只要有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