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项目方案

分类: A1(B1)方案制定 |
附件1:No.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
项目负责人:
团队成员:
申报学校(盖章):
申报时间: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
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 |
校长(园长) |
吴显武 |
||||||||||
项目名称 |
“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 |
||||||||||||
项目负责人 |
陈海晓 |
职务 |
手机号码 |
教育网 |
电子邮箱 |
||||||||
教研处主任 |
13732006643 |
661643 |
2350404460@qq.com |
||||||||||
团队成员(4人) |
陈娇锦 |
||||||||||||
研训领域 |
教师道德与法规
√教学策略与艺术 |
||||||||||||
研训学时 |
32学时 |
起止时间 |
2018.9——2019.6 |
||||||||||
项目简介 |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本项目培训期望在实践层面上实现课堂教学从“对话中心的课堂”向“任务中心的课堂”转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放”,课堂作业“精而细”,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减负空间。本项目主要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预习作业、学习作业、练习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从而实现“预.学.练”作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培训师资以学校名优教师为主,外聘专家为辅。本项目拟通过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等形式,探索如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预.学.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 |
||||||||||||
相关培训经验 |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起止时间 |
人数 |
学时 |
研训形式 |
||||||||
新常规视角下集体备课校本研训项目 |
校级 |
2016.9-2017.6 |
91 |
24 |
理论、实践、 同伴互助 |
||||||||
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
校级 |
2017.9-2018.6 |
91 |
24 |
理论、实践、 同伴互助 |
二、项目方案
(一) |
|||||||||||||||||||||||||||||||||||||||||||||||
“以学定教”使我们的课堂在转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则使我们的作业在转型。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而且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项目,能促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应能体现以下要求:能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计合理且新颖的预习和学习作业;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分层的练习作业;把握“预.学.练”作业呈现的时机,使预习、学习、练习作业呈现时机符合学生学习的进程。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之前不了解学生的预学状态;课堂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师生对话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习惯任务驱动型的自主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拖沓导致学生完成和反馈练习作业的时间不够等。 通过本课程培训,让教师学会把作业设计理论知识、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知识整合起来去进行作业设计与教学实践,促使教师个体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放”,课堂作业“精而细”,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本课程通过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等培训方式,促进教师设计有效课堂作业的能力和意识,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适应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方式。 |
|||||||||||||||||||||||||||||||||||||||||||||||
(二)具体目标 |
|||||||||||||||||||||||||||||||||||||||||||||||
1.通过理论学习与集体备课方式,实现作业设计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发挥“预.学.练”作业的预习、学习、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提升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兴趣与能力。 2.通过分析学情与课后反思相结合,力求课堂作业设计基于学生的现实学情,努力从文本走向生本,实现分层作业。 3.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探索出通过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并创造一种减负增效的教学氛围。 |
|||||||||||||||||||||||||||||||||||||||||||||||
(三)设计思路 |
|||||||||||||||||||||||||||||||||||||||||||||||
根据培训目标,本项目的设计思路是“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采用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组内交流等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具体的“预.学.练”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从而深度体验创新课堂作业设计促使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内化为教师个体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行为。 本项目围绕四个模块展开:理论培训模块,即借助校内外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预.学.练”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培训,为后续实践层面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学实践模块,即各教研大组围绕“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研训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磨与实践,全体组员参与观课、议课;同伴交流模块,即以学科年级组为主体,突出同伴互助的自主式参与培训,实现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主研修模块,即以教师个体自主研修的阅读、摘记、撰写等活动,使前期的理论培训和中期的教学实践、同伴交流,逐步升华为教师个体的成长。
|
|||||||||||||||||||||||||||||||||||||||||||||||
(四)课程总表 |
|||||||||||||||||||||||||||||||||||||||||||||||
研训模块 |
研训内容 |
学 分 |
研训者 |
研训形式 |
理论 实践 |
实践安排 |
研训时间 |
||||||||||||||||||||||||||||||||||||||||
理论培训 |
“预.学.练”一体化课堂作业设计项目方案专题培训 |
2 |
陈海晓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校本研训方案主题培训,培训后组员提问释疑 |
2018.10 |
||||||||||||||||||||||||||||||||||||||||
论文撰写专题培训 |
2 |
吴成业 (外聘 专家)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撰写专题培训,培训后专家对教师论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
2018.11 |
|||||||||||||||||||||||||||||||||||||||||
学科质量分析会 |
2 |
陈娇锦 |
主题培训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质量分析会,会后各组员反思并改进教学策略。 |
2018.12 |
|||||||||||||||||||||||||||||||||||||||||
“预.学.练”一体化有效作业设计理论培训 |
2 |
专家 |
专家引领 指导学习 |
理论 |
在本校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培训后专家对教师关于“作业设计”的实践疑惑进行指导。 |
2019.3 |
|||||||||||||||||||||||||||||||||||||||||
教学实践 |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专题培训 |
2 |
南欲晓 |
课堂展示观点报告 |
实践 |
在本校开展数学教师教学素养专题培训,全体数学组员参与听课与评课活动。 |
2018.10 |
||||||||||||||||||||||||||||||||||||||||
教师公开课 |
2 |
教研组长 |
课堂展示 |
实践 |
分学科在各班级观摩公开课,课后组内评议。 |
2018.10— 2019.6 |
|||||||||||||||||||||||||||||||||||||||||
教研大组团队研磨活动暨与瓯北八小“预.学.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主题研讨活动 |
2 |
陈海晓 陈仲侠 |
课堂展示观点报告 |
实践 |
在本校开展团队研磨活动,课堂展示、观点报告后全体组员参与评课议课。 |
数2018.12 语2019.5 科2018.11 英2019.4 |
|||||||||||||||||||||||||||||||||||||||||
同伴交流 |
组内理论学习交流 |
4 |
教研组长 |
组内研讨 |
实践 |
在教研组内开展“作业设计”理论或案例学习交流,并记录学习过程。 |
2018.10— 2019.6 |
||||||||||||||||||||||||||||||||||||||||
组内集体备课交流 |
4 |
教研组长 |
组内研讨 |
实践 |
在教研组内开展集体备课交流,并形成教学设计 |
2018.10— 2019.6 |
|||||||||||||||||||||||||||||||||||||||||
教师经验交流会 |
2 |
教师代表 |
经验交流 |
实践 |
在本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后组员谈学习收获。 |
2019.6 |
|||||||||||||||||||||||||||||||||||||||||
自主研修 |
开展“爱阅读”活动 |
4 |
教师个人 |
阅读书籍 读书交流 摘记 |
理论 |
开展“爱阅读”活动,提倡阅读作业设计方面的文章,组内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做摘记,撰写读后感 |
2018.10— 2019.6 |
||||||||||||||||||||||||||||||||||||||||
撰写课堂作业设计 |
2 |
教师个人 |
作业设计 |
实践 |
教师根据研训实践设计一份具有创意的课堂作业 |
2019.6 |
|||||||||||||||||||||||||||||||||||||||||
撰写“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
2 |
教师个人 |
教学片段设计 |
实践 |
教师根据研训实践撰写一篇典型的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
2019.6 |
|||||||||||||||||||||||||||||||||||||||||
合计 |
|
32 |
|
|
|
|
|
||||||||||||||||||||||||||||||||||||||||
(五)师资课程说明 本课程培训师资以内聘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外聘专家为辅,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项目培训。具体培训师资列表如下: |
|||||||||||||||||||||||||||||||||||||||||||||||
|
|||||||||||||||||||||||||||||||||||||||||||||||
(六)项目实施条件 |
|||||||||||||||||||||||||||||||||||||||||||||||
瓯北第三小学为永嘉县首批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永嘉县教科研先进集体、永嘉县校本研训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有教师91人,拥有市级名优教师称号的有10余人,县级名优教师称号的有30余人,获得中学高级职称的有3人,小高职称的有50余人,是一所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制度深入人心,集体备课活动已经成为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必备项目,这些都为本研训项目的实施准备了有力条件。
项目负责人陈海晓担任瓯北第三小学教研处主任,曾获永嘉县数学学科带头人、永嘉县教坛新秀、永嘉县园丁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鸽巢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让点子图架起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桥”》、《让“解决分数乘除问题”的教学回归“本源”》等论文在省级教学期刊上发表,撰写的《计算教学中的过程性建构》、《经历“画图”过程化,感悟“运算”本质
|
|||||||||||||||||||||||||||||||||||||||||||||||
(七)研训作业要求 |
|||||||||||||||||||||||||||||||||||||||||||||||
1.自主阅读作业设计相关书籍,在自主研修活动记录表中做摘记。 2.教研组内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3.教研组内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组内所有教师参与听课与评课。 4.撰写一篇实践过的“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教学片段、设计或案例。 5.设计一份具有创意的学生课堂作业。 |
|||||||||||||||||||||||||||||||||||||||||||||||
(八)研训项目考核 1.考核方法:未出勤不得学分,培训过程态度不端或迟到、早退的适当扣分,作业未及时完成扣1分。 2.奖励学分:主讲一次加1分,课题、论文、案例获县三等奖以上加1分,县级以上公开课加1分,累计加分。学年末,如果个别老师因为特殊情况未达24学分的,学校可以酌情考虑以奖励学分进行替换。 3.评先评优:学年累积分数按照排名,取前10%的老师为学校“校本研训项目先进个人”,并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 |
三、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
|
专家审核意见 |
|
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
单位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