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语文理论学习《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8-05-04 10:29:58)
分类: A3(B5—B7)活动及时、多样、
二年级语文理论学习《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二年级语文理论学习《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主讲人:朱小燕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是培养小学生汉语能力、促进小学生汉语思维形成的重要学科。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环节的完整度倍受关注。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作业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文课外作业 差异 有效性

       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不能只依赖于课本,而如何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使语文学习更有效、更便捷?设计形式不同的开放性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改善语文作业布置的不足,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我谈谈关于如何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如在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3)你也试着模仿课文,续写两句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业的批改及讲评

       作业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更体现在作业的批改反馈上。只有进行有效的批改反馈才能实现作业布置的价值,才能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础和设立方向。作业批改分三种情况:教师批、学生批、集体订正。

       1.教师批。这里指的是教师只批不改,而且尽量做到面批。对于《课堂作业本》教师必须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而补充作业也需要教师全批,以了解采取措施后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对新知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

       2.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采用这两种形式批的作业一般是家庭作业或课后常规训练。这些作业属于巩固作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批或集体订正。另外,学生错题改正后也可以采用学生批的形式。负责批作业的学生要经过教师培训。如:教师给小助手面批,讲清批改要求和每题的做法,如果有错,还要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讲评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摒弃只重作业结果不求作业实效,要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