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014-04-28 10:23:21)
分类: B1(c3)教研组活动
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主备人 李晓欧

教学目标:

1、会写“澡、械、逆、玫、域”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 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吧——作者简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画出文中直接描写问号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师生交流:

1)检查生字词

诞生 机械  玫瑰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领域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石蕊地衣    打破砂锅问到底

(2) 给课文划分段落,说明分段理由。

  3)汇报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板书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4)交流:读了短文,你发现除了题目中的语句,还有哪些语句也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的关系?

A、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B、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C、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4)学生自由读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5)学生再读句子,思考:联系三个句子,想一想,作者说这么多,其实想说什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具体事例。

1、为了证明这一个观点,作者为我们阐述了几个具体的事例?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2、师生交流。

A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B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C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四、课堂小结。

作者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进行组织材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这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想表达什么?

过渡:的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课文就为我们摆出了三个具体的事例。

二、研读第一个事例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个事例(第三自然段),思考:具体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2、师生交流(教师出示表格)

人 物

 

 

  

 

 

 

 

 

 

 

 

 

 

 

 

 

 

 

 

3、从中我们发现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默读后交流: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得出结论

2)请三位同学分读三部分。

随机点拨:非常普通:说明这个现象很细小,很平常,一般人不会去关注,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去思考。

敏锐:说明谢皮罗教授很细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每次……总是……说明谢皮罗教授很耐心地连续观察

这是为什么?

师:洗澡水的漩涡竟然与地球的自转联系起来,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啊!你见过洗澡水的漩涡吗?你见过吗?我们都见过,为什么我们没有找到真理呢?(因为我们都没有关注过它,更没有对它产生过疑问。)

4、从小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最终得出了大大的结论,可见,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于我们发现真理有多重要啊!用上关联词“如果……就……”“只有……才”来说一说它们两者的关系。

师:那么是不是发现了问题,就轻松找到了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样的过程?

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哪些关键词让你体会到“并不轻松”:紧紧、反复。谢皮罗教授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谢皮罗教授身上学到了什么?(追根求源,坚持不懈……)

5、洗澡水的漩涡,这个事例给你什么启发?你觉得这个事例证明什么观点? (我们要善于观察个发现,敢于提出问题,并反复实验,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真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如果你是谢皮罗教授,在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研究之后,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你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一定会骄傲地对世人说(指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6、教师小结:我们要善于观察个发现,敢于提出问题,并反复实验,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真理。

三、自主学习二、三两个事例。

1、课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刚才我们对第一个事例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学另外两个事例,完成表格。然后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1)都是从细小的,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让我们跟随着……一起发问,一起思考,齐读发问的句子)

2)三个人都善于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有了问题,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用波浪线画出他们的行动。(跟随着……一起探索,一起研究,齐读反复研究的句子)。

3)都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

4)写法相同:发现问题 反复研究 得出结论

如果你是波义耳,在不断发问并进行许多的实验之后,发明了石蕊试纸,你也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也一定会自豪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如果你是奥地利医生,在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后,发现睡觉时人的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你一定会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了这些科学家的事例之后,我们也一定会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进一步理解含义。

讲了这么多事例,让我们再进一步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的含义。

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3、教师小结。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课文中有一段话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请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

  2、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一起读这句话!

  4、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这句话的意思:通过探索,人们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好处是: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小的问号,小小的叹号,有这么深刻的内涵,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不仅仅就是指问题和真理,它们散发着温度,洋溢着情感,那么透过问号,你还看到了什么?透过叹号,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问号:科学家们敏锐的观察力,坚持不懈地探究精神……

你们想一想,当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等科学家们发现了问题,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真理之后,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

叹号:是啊,只有叹号才能表达他们经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找到真理后的强烈的成就感和无比激动的心情。

5、由问号变成感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叶永烈用它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我相信,现在你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谁来试一试?(朗读指导。)

6、完成作业本第5题阅读(一)。

7、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雷达、风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8、小结: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是什么呢?

五、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1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2、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1)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了什么?这里的“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能调换位置吗?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完成作业本第4题。

2)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抓住“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 有准备的”“ 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等词来理解。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前后呼应)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微”分别指什么?(微分别指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 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著”则分别指什么?(而著分别是指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发明了酸碱试纸、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完成作业本第5题(二)

六、体会写法,片段仿写

1、总结课文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

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三个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2、练习仿写: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3、学生小练笔。

结束语: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的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同学们请牢牢记住,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个未知的真理,正等待你们去发现!

七、作业。

1 完成小练笔。(没有写完的继续完成)

2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出你的发现(只要是发现即可)。

3 摘抄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证明观点        研究问题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解决问题    发现真理

 

总结观点      善于发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