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珊珊   《教育:非常痛,非常爱》读后感

(2015-07-04 13:18:22)
分类: A1(B1)方案制定

《教育:非常痛,非常爱》读后感

                                                                                                          苏珊珊                      
         实话实说,身为教师,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读教师写的教育类随笔。因随笔的内容要么充斥着粉饰的太平,虚假的繁荣,我喜欢随性的阅读,很多时候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领悟、感受。但是王开东老师的《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真实而深刻。 

 一、     痛:来自于对教育的误读。
          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对心灵的关注、道德的建树。然而现实的环境中,教育沦落为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充满了功利性。我们的学生是否有仰望星空的时间与敬畏?我们的教师是否有引领学生仰望星空的胸襟与视野?在成人世界的玷污下,学生的内心是否还葆有道德的清白与高贵?学校教育教给学生的多半是可以被遗忘的知识,而“不会遗忘的是善良,是好奇心,是健康的心态,是宽容、不偏激的心理,是悲悯的情怀,是远大的志向,是胜不骄,败不馁的风度,是眼光,是气度,是同情心,是一种道德人格……只有有了这些,才是一个有灵魂的学生。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恰恰把这些丢弃了。我们的学生如此苍白,形销骨立,除了可怜的分数,他们一无所有。”可是,过错仅仅来源于学校吗?如果是,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是,问题又出在哪里?
        教育是慢的艺术很多时候教育需要借助时间来积累与沉淀。而现实中各种各样的理念、主张如同一股股洪流,裹挟着我们师生,冲得我们晕头转向溃不成军;待要从混沌迷茫中渐渐清醒过来,想要理清思路顺势做点什么的时候,从另一个方向又来了一股新的洪流,新一轮昏昏然的周期又开始了。我常常想:也许所有的主观、观点本身都是正确的,假如没有那么多外力的干扰,没有那么多的穷于应付,让我们静下心来,抱定其中的一、二,也许真的能在某一方面研究出点成就,也许我们的教育会更加从容和智慧?

 二、     痛:来自于对教师的误解。
       教师常被人误认为应该无所不能。不论每天有多少课时,每周有多少活动,每班有多少学生,老师都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应对自如。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课时,谁也没有理由比别人轻松;每学期都有很多专业活动,“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每个班都有那么多的学生,目光忽略了谁,行动怠慢了谁,那都是不被允许的。于是每个老师都恨不能颈生三头肩生六臂;生不出三头六臂,便只好加班加点。加班加点也干不完时,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自责,有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指责。
         教师常被人误认为无须保护。“任何学校、任何老师都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而什么是‘变相体罚’又语焉不详。实际上,潜规则是,校园里所有针对学生的惩罚都是违法的,不被允许的,这就间接地禁止了学校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法律对教师在校园中的权利却没有顾及,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利之下,老师已经成为高危人群”。对教师批评学生有意见、对教师处理学生之间纠纷不满都可以成为家长到学校、到教育主管部门取闹的理由。一方面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界定教师的行为、保护教师的权利,另一方面家长却可以很抽象地从学生身心健康角度来纠缠,学校对教师的保护只能是理解基础上、保护动机下的息事宁人,所以我们经常理直气却不壮,我们经常委曲求全。任何一个被家长纠缠的教师,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自责,他会认为自己的行为给学校抹了黑,给领导添了麻烦。来自家长方面的指责、牢骚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教师常被误认为应无比高尚。在道德行为上,世人常常要求教师是“天使在人间”,却忘记了纯洁、圣洁的品行需要宽容、宽松的土壤。其实我们都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人,只不过比社会上绝大多数职业的从业人员更加谨慎、更加认真而已,我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地工作着,奉献着。我们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自己的行为,我们也不自觉地接受着社会对我们更进一步的苛求。可是当我们这个行业里真的出现了极个别的败类,或者当我们中的某个人、某件事被社会误解时,舆论却常常会将污水泼到我们集体头上,指责的话语更是不绝于耳。  我常常想:一个疲惫不堪的、经常自责并被指责的群体,在社会上的处境是不是有些尴尬?这个群体会有完整的尊严吗?
 三、     痛:来自于对学生的误伤
        对教育的误读、对教师的误解,到最后都变成了对学生的误伤,其实这才是我们身为教师的无法承受之痛。孩子的生活空间理论上应该是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广阔的大自然,想象中是整个校园,实际上他们将绝大多数的时光耗在了自己的书桌前。我们的学生,没有童年,在付出了成长岁月中黄金的时间、健康,在负担了令世人瞠目的学业负担之后,我们学生的素质、能力,却常常遭人垢病。于是,身为教师,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微妙的处境,忘记了替自己慨叹,常常一面督促孩子们学习,一面心痛着他们。
      教育非常痛。教育非常爱。浩瀚的时空中,人类渺小如尘埃,然而藉着教育,人类文明薪火相传;藉着文明,我们隔着时空亦能彼此温暖;藉着温暖,我们才有勇气和能力在世间行走。教育非常爱。
            王开东老师的《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真实而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