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7日
(2013-06-27 13:26:05)病例资料:青浦区中心医院儿科徐灵敏
1996年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曾服口服拉米夫定几个月。2006年10月30日-2006年11月29日首次因严重肝功能异常住院治疗,期间ALT最高636,伴轻度黄疸,腹、盆腔内中至大量积液,经护肝对症治疗缓解。2007年3月28日-4月26日再次因发现ALT843U/L住院给予护肝对症,以及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从2007年4月至2010年10月先后服用拉米夫定11个月,恩替卡韦18个月和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13个月,合计42个月,期间肝功能保持正常,病毒不断出现耐药反弹到停止治疗,以2011年5月13日再次出现ALT1035U/L,1.35E7而第三次住院40天,并开始接受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半年, 复查HBVDNA9.18E6,ALT100U/L。以2012年4月16至6月24先后2次因“乏力、纳差、恶心、ALT异常”住院护肝对症治疗。出院后遂来肝病科门诊咨询,要求寻求治疗方案如何保证肝功能正常,控制病情不进一步恶化至肝硬化或肝癌。其次强烈希望满足生育要求。
讨论:
(1)该病案的特点是什么?
(2)该病人治疗干预原则性意见?
(3)医患沟通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4)预后风险如何评价?
(5)这个案例有什么启发意义?
该病案的特点是:
1、女,37岁,未生育,有强烈生育愿望;
2、慢性乙肝16年,近6年反复肝功能异常多次住院治疗;患者焦虑不安,且有明显自觉消化道症状;
3、抗病毒治疗的两类主要药物核苷酸类似物和长效干扰素都已经尝试,且失效;
4、体检未发现明显慢性肝损体征
5、辅助检查:大三阳、HBVDNA 高水平复制、ALT重度异常,B超:1、肝回声细密。2、肝多发囊肿。
该病人治疗干预原则性意见?
1、 非药物干预下的病情评估包括1等(病情评估期半年,不给予药物干预);2 攻心(采取健康教育和咨询,促进心态,思维方式等的健康疾病观念改造).3 非药物干预(除提高认知水平外,将健康教育和行为改良相结合,落到实处);
2、 对症治疗
3、 对因治疗
医患沟通中的注意事项:
预后风险如何评价?
结果:
2012年7月13日:
ALT 347
2012年7月25日:ALT 346
2012年9月28日:ALT 200 AST 139
2012年10月27日:ALT 26 AST 40 HBVDNA 1.22E5
2012年10月30日:HBVDNA4.98E4.HBVM
2012年11月29日:ALT 29 AST 36
(5)这个案例有什么启发意义?
竖立慢性乙肝病人门诊长期随访管理的目标,借助远程网络补足健康教育,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利用循证医学思想追求以人为本的医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