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和咨询是为了更好的医患沟通与合作,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2012-04-12 12:37:57)
标签:

健康

在好大夫网站驻扎快1个半月了,通过写科普和咨询有快乐也有担忧。快乐是很多病人慢慢的开始学习,并获得进步。担忧是见到的病友多了,发现在现有医疗环境下也存在很多涉及医患沟通的严重的问题,同时科普本身也许也会给病人带来更多困惑和潜在风险。我试图就我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并做出相应解读。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肝病科方清

  1. 不同的医生对同一患者有不同的建议和说法问题。病友们往往不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的医生说法都不一致呢?比如如何对待乙肝准妈妈的母婴阻断,特别是病毒复制水平较高的母亲,到底用不用抗病毒药物提前干预?如果干预,首选什么药物?即便在好大夫网上,不同的专家都会有多种的处理意见,病人该怎么办?又如,对于抗病毒治疗,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对象,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究竟在什么时候停药?虽然指南是有具体的建议,但是医生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这也是很让病友困惑的。究竟让病友怎么办?在医患关系本不算特别融洽的今天,我很遗憾的发现最后很多病人的选择是哪个说法也不信,还是信自己的判断比较好,这就导致很多病人是通过咨询货比三家,最后由自己来拿主意,这其实是最危险的做法,其次是会在一位医生处就诊一旦病情变化不如意,就赶快换另一位医生,换多了,就与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没区别了。类似的情况还很多,我不一一列举。

  方清医生对上述问题解读:1. 医学本身既是一本深不见底的自然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对于一种医疗干预的效果又需要大量病人长时间的治疗结果来加于比较,很多不同干预意见的从发点相同,但是预见判断则需要人的智慧,确实不是一下子可以分清什么是最好的处理意见,也许条条道路通罗马;2同时医学实践中医生和病人都是人,而且是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医疗服务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医患合作中充满人文情怀,但是现在不论医生还是病人还是环境都很浮躁,能够让医生和病人像朋友一样拉拉家常,聊聊彼此想法的医疗环境缺如,特别如一些朋友所说,医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给我讲了那么多要求和注意事项,我怎么知道定期随访和检查是最关键的事情呢?3 医生之间也确实存在水平不一的情况,病人的理解力不也存在水平不一的情况吗?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说久病成良医,但是只要是专科医生,其综合处理病人病情的能力肯定不是病人自己能比的,何况大家也都知道医生都不适合给自己看病,何况是病人给病人自己看病呢? 所以,寻找相对固定医生作为自己就医伴侣,利用资讯的发达,多了解信息,向自己的医生多交流,也可以互相促进,现在病人提出的具体问题甚至答案医生答不出来也一点不奇怪,但是不要以此一点作为否定医生和否定自己医生的选择,因为往往这一道题或2道题不会做,不代表医生就不是医生啊,新知识新信息出来的这么快,很少有人能完全掌握,但是别忘了,新知识和新信息真正能影响医疗决策的其实并不多,同样,存在一些争议的医疗处理建议,如果您坚持按一位医生的理解打下去,实际上和其他建议的整体效果也很难有明显差异,而是否能够在漫长的疾病过程中坚持在一位医生那里看病,反而是胜利的关键,这点其实绝大多数的病人并没有意识到。如乙肝本身就并不是诊断不清楚的一种需要涉及高难度治疗手艺的疾病,并非必须去找顶级医生终身看病才行的,对于走遍大江南北,访遍名医的老病友应该更加有体会。4 医生中也确存在少数败类,正如病人也都非好人一样,在利益至上的时期,用心来挑选好医生也是有必要的。

结论:和专科医生培养和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和坚持长久的合作,利用资讯或咨询给自己的医生提供信息支持或建议也不是不可以,切忌怀疑一切,最后自己谁也不信,即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都不自信,这样最容易是病人焦虑和最终不能做到定期检查和规范治疗,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甚至负产出,这样的例子太普通了。学习科普,关键是增加自己对疾病和对医生工作的基本了解,从而帮您大致建立识别医生和进行更好的医患沟通互信的工具,其实在科普上穷追医学和医生们之间都还存在争议的某些医疗细节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那您就掉到死胡同里或牛角尖里去了,徒劳无益,也不是医生提供咨询和科普的初衷。请一定重视:知识和咨询不能替代医患面对面的交流和诊治,尤其是长期的合作,科普是您竖立信心和增加看病能力增加医患沟通能力的工具,并不是给您直接医疗处理的意见,千万不要陷入医疗上尚有争议问题的牛角尖,更不要因此而怀疑医生走向最糟糕的事情,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