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篇:紫砂壶中的“民国绿”/宜兴紫砂壶的十大特点
| 分类: 玩长於文 |
紫砂壶中的“民国绿”
话说绿泥本没泥矿,一种是紫泥和段泥按比例相配,另一种是用进口氧化钴调配的,烧高温后无毒。为了表达特有的效果加钴的绿泥在民国时期被许多制壶人采用,众所周知,民国绿泥是添加了“钴”这种化学物质,但是在当时没有提炼出的钴,那些制壶人是将紫砂与一种从别国进口的叫“钴土”的物质相混合来达到调色的目的,再用调好的泥来制壶。当时钴土中含有的钴是有毒害的,但是后来事实证明,经过入窑烧制以后,有毒成分已经荡然无存。钴留在壶上只是特殊的装饰效果而已。
到了近现代,许多大师也非常钟爱用绿泥来做壶,比如:吴云根,朱可心等。民国绿泥在当时算是非常上等的泥料
原因有二:1、民国绿泥的胎土是本山绿泥,这种泥料本来就是泥中精品。2、钴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因为随着提炼技术的提高,当时已经能从国外进口到提炼出的比较纯净的氧化钴。这种物质相当稀少,没有毒害。
现代配出的民国绿泥的价值也是非常高,因为4号井已经不允许开采,就算是炼泥的人,手上也几乎没有本山绿泥的原矿,没这种矿,就算配出了类似的泥料,也是没有这样的味道的。另外,从国外进口的纯净的氧化钴,要350到400元一公斤。现在市面上,好的民国绿泥的价格,是其他好泥料的4到5倍,而且近乎绝迹,以前一厂都配制绿泥,一厂绿泥不但稀少,而且制壶效果尤佳。壶刚出窑时,并不很绿,而且灰蒙蒙的,但是经过茶水的养泡,越养越绿,越养越润,肌理可人。
宜兴紫砂壶的十大特点
1.
2.
3.
4.
5.
7.
8.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过历代艺人的巧手妙思,便能变幻出种种缤纷斑斓的色泽、纹饰来,加深了它的艺术性。
9.
10.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