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景默写《师说》
(2018-08-17 12:27:13)分类: 试题精选 |
1、韩愈《师说》中,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而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以能者为师的观点。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韩愈《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与《苟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5、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韩愈《师说》中论及“圣人无常师”时列举了孔子的诸位老师及孔子的言论,得出的结论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韩愈《师说》中关于“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从师德不同态度的句子:_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8、韩愈《师说》中写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身上出现的可怪的现象的名句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0、《师说》中辩证看待老师、弟子才能的句子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