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8-《散文教学教什么》读后感(朱云燕)

(2020-06-23 16:24:35)
分类: A3项目实施

《散文教学教什么》读后感

               桥头镇中学  朱云燕

B8-《散文教学教什么》读后感(朱云燕)王荣生教授的系列丛书“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是一套适合语文教师慢慢来读、用笔来“耕”的好书。其中,《散文教学教什么》带给我的理念冲击是非常大的。多少年的教学都是如出一辙,不是不想有所突破,而是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还有什么更美好的东西。读到这本书,我久久不敢开散文单元——猛然发现,自己以前那么认真教的东西居然都是错的,现在开口和同事谈论散文,新旧理念不断交织,是非都还不是很清楚。

    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如果起点方向错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南辕北辙。

    散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要弄清除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白:什么散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以前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王荣生教授指出:“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而也有学者开始批判“形散而神不散”,指出其对散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不读书,不知道。一读书,吓一跳。以前我们奉为圭臬的理论已经发生着改变,墨守成规已经不合时宜。还有就是对“主题”的重新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现在是把“主题”“主旨”“中心”混淆的或者是他们之间是划等号的。而实际上他们肯定是不同的,“主题”是用来分析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专术语”。要想弄清楚“语文教学要教什么”不弄清楚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不回到“事情的原点”是不行的。

    那么,散文教学教什么?这个最该在设计散文教学中弄清楚的问题,我在长一段时间里是模糊的是随性的。“散文阅读和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这一篇”里有独特的故事,有独特的情感,有独特的言说方式。教师解读文本 ,设计教学都在“这一篇”里。要以文解文,以文育人,不能脱离了“这一篇

      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更是发现,受眼界所限,我们一直是把散文和小说当成一类文学样式来教。只要是写人叙事的,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是一般的散文还是回忆性散文,一律都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分析某某人物的形象特点,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比比皆是,鼻子眼睛分不清。通过学习,我深深地相信那句话:不是学生学会不会,是你老师从来就不曾教人家孩子。 在学习中,我加深了对散文教学的认识:隔山打牛,借力打力。以往的教学中总是吧作者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当作重中之重来大讲特讲,分析过来分析过去,唯恐有什么考点被自己错过了。现在才明白,那不是作者要重点表达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独特情思和情怀的一个借体罢了。作者要表达一己之思,彼时彼刻的独特情怀,哪些内容只不过是寄托作者情思的“由头”罢了。作者用怎样的“言语方式”来描述它,作者的情感就会随着文字缓缓地流淌出来。所以,要深入到“往文字的细腻处走”,由言及意,捕捉作者在文字下面所深藏着的情感体验。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作者借助的是文字中描述的内容,读者的任务是读出作者的情感。所以,作者看他所描述的客体,读者看作者用了怎样的文字来描述他眼里的这个客体,作者的情感就在这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了。

     在讲《背影》一课时,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我设计了一个评价活动——为作者动情之处补白。朱自清在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过程中久久凝视父亲的背影,心中自是百感交集,让学生为此时的作者设计一段心里独白来解释他流泪的原因,学生根据作者描述背影时所用的词语来揣测作者的心理,一下子就理解了父亲背影的巨大感人力量。在课文最后一标段,我为学生提供了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变化过程的资料,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去揣测作者此时的情感倾向,学生通过心理的刻画,渐渐读懂了朱自清开头所说的“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两年有余了”。其中暗含的思念而不得见的苦闷,父亲的固执,儿子的无奈,对父子嫌隙消弭的渴望,尽在无言的泪水中。学生也从中初步学到了散文教学的一般路径——不外求,不绕弯,文字中见作者情怀。 散文教学,“从来就在散文里”。”,“走到课文之外”,“走到作者之外”。

    郑桂华教授指出,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需要完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明了散文的谱系, 即“辨体”;第二步,知晓某位散文作家在整个散文谱系上的位置及其个人风格,即“识人”;第三步,分析“这一篇”散文作为课文的独特价值,确定其教学内容,即“断文”;第四步,教师选择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所侧重的教学内容,即“定点”。散文教学按着这四步走,“教什么”的问题应该基本可以得到解决。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下面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了,参看本书提供的名师课例也得到了很大启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