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3-04-02 10:00:56)
|
|
||||
|
|
公开课时间 |
集体备课板块 |
收集基础练习内容 |
收集提高练习内容 |
|
蔡秋莲 |
第7周 |
反比例函数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与四边形结合 |
|
孙 雪 |
第7周 |
二次函数 |
函数 |
函数与相似结合 |
|
王爱平 |
第13周 |
三角函数 |
图形变换、三角函数 |
动点与变换结合 |
|
魏晓清 |
第8周 |
圆的基本性质 |
三角形 |
动点与等腰结合 |
|
金道义 |
第13周 |
概率与统计 投影与视图 |
四边形 |
动点与四边形结合 |
|
沙素平 |
第8周 |
直线与圆的位置 |
圆、统计与概率 |
方案设计问题 |
|
张 欧 |
第6周 |
相似三角形 |
数与式、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九年级备课组邮箱:用户名:jnjbkz@163.com
为了减轻负担,希望能共享资源,集大家智慧,采众家之长,整理出高质量的资料。
备注:
1.集体备课:
把课件和教案分别打成包,九上的请于期中考前整理好,九下的于期中考后一个月内整理好。
2. 基础练习试卷:
适用范围:全班。先整理3份,于10底上传,老师自己视情况下载使用。
(1)题型:
选择题和填空题
(3)内容:以考点中的基础为主,可参照单元练习卷。
3. 提高练习试卷:适用范围:班级尖子生。先整理2份。试卷结构:2-3道选择题,2-3道填空题,1道作图题,1-2道压轴题,附上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
在深入推进和贯彻学校“新课改”的精神的前提下,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增效。继续发挥数学组优良传统,加大教学研究力度,着力提倡集体备课创新,加强团队合作。倡导随时随地献计献策,合理取舍的收集资料,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课堂,力求达到减负增效,做到“高效低耗”,确保数学组在县的优势学科地位,为学校创品牌做出重要贡献。
九(1)(2):蔡秋莲;
九(6):金道义;
三.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目标
1.紧扣教材,细读课标,以生为本。备课组必须深挖教材,研读课标并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高效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抓好教学研讨工作,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抓教学问题汇聚,严格执行教学反思制度,杜绝不良现象重复出现。
4.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知识与能力并举,在教学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强化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发课程资源,以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1、加强集体备课,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组内教师必须按学校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定时定地集中开会,讨论学生学习状况、备课中疑难问题、可供的教学方法手段、课后心得体会、教改动态信息等,统一教学进度和内容、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统一教学重难点和“四基”要求。 备课中要重视突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知识方法的指导;设计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例题、习题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学生的各个层次,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了解数学家事迹、数学成就、数学史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激励学生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每节课后,平时应多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须将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补在集体备课后的教学后记栏内。
2.加强教研教改,积极推行听评课活动。全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全组人员共同听课、评课,多提建议,自我反思,以便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创造互相促进的人文环境,探索多种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自觉提升业务能力。听课后要求及时留下上课、评课之心得,做到听课有启示、评课有感想、教研有收获,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备课组具体活动安排
根据学校对毕业班的教学安排并结合数学科教材需要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第4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5周: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第6周;二次函数
第7周:几何初步、三角形、勾股定理
第9周:圆、统计与概率
第10周:
第11周:专题一数与式专题二方程
第12周:专题三函数
第13周:专题四几何证明
第14周:
第16周: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综合提高
五.主要活动安排
(一)学生活动:
第15周
(二)教师活动:
|
|
||||
|
|
公开课时间 |
集体备课板块 |
收集基础练习内容 |
收集提高练习内容 |
|
蔡秋莲 |
第6周 |
反比例函数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与四边形结合 |
|
孙 雪 |
第6周 |
二次函数 |
函数 |
函数与相似结合 |
|
王爱平 |
第6周 |
整数解问题 |
图形变换、三角函数 |
动点与变换结合 |
|
魏晓清 |
第6周 |
圆的基本性质 |
三角形 |
动点与等腰结合 |
|
金道义 |
第7周 |
概率与统计 投影与视图 |
四边形 |
动点与四边形结合 |
|
沙素平 |
第7周 |
相似三角形复习 |
圆、统计与概率 |
方案设计问题 |
|
张 欧 |
第7周 |
二次函数复习 |
数与式、相交线与平行线 |
|
2013年3月10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