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的那些或金灿灿或银闪闪的钱币(多图) | 我是科普帝
(2014-11-21 00:00:57)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全欧洲币值从3世纪开始贬值。6世纪东南欧拜占庭地区货币基于黄金开始稳定,西欧继续贬值,甚至不再基于黄金。7世纪开始,西欧地区小额币值在准银本位上恢复,必需品生产恢复,大额货币因黄金不足陷入紧缩,大宗商品继续稀缺。8世纪开始,全欧洲币值在准银本位上恢复稳定。9世纪金银矿开采恢复,纯度与币值开始上升。10世纪各地领主自铸货币,造成了一定的贬值,但并未打断恢复。12世纪,神罗货币重新以黄金为基准,货币价值恢复到前几个世纪的40倍。13世纪,一些意大利自治城市开始铸造标准金银货币,在东西地中海通行。14世纪,神罗、法国、莱茵诸侯仿照意大利金银货币分别统一了货币标准。英国货币标准建立,但自成体系。
3世纪以前(古典时代)。罗马发行奥里斯金币(aureus)、第纳里斯银币(denarius)、塞斯特斯银币(sesterces)、阿斯铜币(as)。
币重方面,奥里斯金币恺撒时代重8克,1世纪中尼禄时代7.1克,3世纪初卡拉卡拉时代6.4克,3世纪末戴克里先时代只剩5.45克。第纳瑞斯(denarius)银币,前3世纪4.5克,1世纪降到3.8
-4克,以后一直慢慢下降。塞斯特斯,共和国时期为小银币,帝国时期改为铜币。
兑换方面,罗马早期,5.45~8克金=1奥里斯金币=25第纳里斯银币=100塞斯特斯银币=400阿斯铜币。
币值方面,货币价值范围在0.014~0.02g,5.45~8g黄金之间。可以看出,币值在不断下降,通胀逐渐发生。
3世纪的奥里司金币(制作精美)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3世纪的第纳里斯银币(制作精美)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3世纪(古典时代)。罗马发行苏勒德斯金币、阿根透斯银币、弗里斯铜币、迪纳厄斯小银币。迪纳厄斯小银币日后被安东尼安镀银铜币/洗银币替代。
兑换方面,罗马晚期,1/60磅金,约等于4.5g金 =1苏勒德斯金币 = 10阿根透斯银币= 40弗里斯铜币 =
1,000迪纳厄斯小银币。
币值方面,货币价值范围在0.0045g,4.5g黄金之间。比3世纪前下降了2倍多。这个世纪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胀。
3世纪的苏德勒斯金币(成色尚足)
http://kepudi.qiniudn.com/qiniu/928/image/1efd7839237519695a5e0003516cc43c.jpg|
3世纪的迪纳厄斯银币(开始剪币)
http://kepudi.qiniudn.com/qiniu/928/image/a66309fd01e5ff4d5ce78732bde5b3ed.jpg|
3世纪的安东尼镀银铜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4世纪(古典时代)。罗马发行苏勒德斯金币、斯力克银币、弗里斯follis铜币。
兑换方面,罗马末期,1/72磅金,约等于3.75克金 = 贬值后的1苏勒德斯金币 = 24斯力克银币 =
180弗里斯铜币。
币值方面,货币价值范围在,0.02g,3.75g黄金之间。大额货币下降0.5倍,小额货币恢复到3世纪前的水平。实际上这个世纪也有通胀。大额不必说,小额币值看似恢复是因为小银币已经贬值到退出市场。实际上弗里斯铜币币值缩水了3.75倍。
日常使用方面,罗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阿斯铜币、塞斯特斯银币、第纳里斯银币,很难见到苏勒德斯金币。只有富有的罗马权贵、商人或者军官拥有这种金币。
4世纪的苏德勒斯金币(制作粗糙)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5世纪。东西罗马分裂后,币值沿用,但分别铸造。
5世纪的苏德勒斯金币(不忍直视)
头像是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6世纪。拜占庭发行苏勒德斯金币(solidus)、半西斯金币(semissis)、西斯金币(tremissis)。苏勒德斯金币别称诺米斯玛nomisma、海披伦、珀佩、玛克斯、曼根。西斯金币别名特雷斯triens。
兑换方面,拜占庭阿纳塔修斯(Anastasius I 491-518)时期,1苏勒德斯金币= 2半西斯金币 = 3西斯金币
=(罗马遗留货币) 24斯力克银币 = 48半斯力克银币 = 64德涅尔 = 192弗里斯。西欧蛮族国家采纳该币制。
含量方面,1苏勒德斯金币在拜占庭初期4.5g足金,到了末期只含10%黄金。
币值方面,货币价值在0.023g,4.5g黄金之间。可以看出拜占庭地区的货币价值已经稳定,乃至有所回升,长达数世纪的通胀结束。
日常使用方面,拜占庭居民使用铜币、小额的特雷斯金币和半斯力克银币。
6世纪拜占庭金币(磨损严重)
头像是阿纳斯塔修斯一世。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7世纪。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盎格鲁-萨克森王国,发行特里斯金币。西欧人沿用拜占庭苏勒德斯金币的称谓,日后发展为英国的先令、法国的苏sou。第纳里斯由半斯力克银币发展而来,日后发展为中世纪德涅尔(denier)。
兑换方面,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盎格鲁-萨克森王国,1磅银=20特里斯金币=240第纳里斯。
币值方面,当时金银比约在1:50。1磅银=270g银=5.4g黄金。即货币价值范围在0.0225g,0.27g黄金之间。可见西欧的大宗交易仍处于严重的通胀状态/大宗商品稀缺。且以银为准本位,也能体现出黄金稀缺、商品经济凋敝。
7世纪墨洛温的金币(十分罕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8世纪。
1、加洛林王朝货币标准,即240芬尼=1磅(银)。这一标准被日后的神罗沿用。1磅约为日后的2马克质量。1芬尼约为0.0225g黄金。必需品商品生产恢复。
2、查理曼帝国生产了数以百万计的迪纳里银币。1罗马塔兰特=32.5kg=30000个迪纳里。1个迪纳里币值约在1.08g银=0.022g黄金。必需品商品生产恢复。
8世纪加洛林王朝银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9世纪。
1、查理曼帝国增加迪纳里中银的含量。迪纳里银币遍布整个欧洲(西欧、北欧)地区。
2、占领英国的撒克逊人开始大量生产高品质银币,与查理曼帝国的货币进行交换。
3、东欧地区流通伊斯兰银币第拉姆,11世纪中期逐渐停止。
9世纪的拜占庭金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0世纪。西欧各地伯爵大量铸造德涅尔币,成色严重不足,各地不一。
10世纪德涅尔银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2世纪。神罗货币标准160芬尼=1马克(黄金)。芬尼升值到0.84g黄金,成为了大额货币,估计贸易比加洛林时期恢复了37.5倍。
12世纪神罗金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3世纪。
1、威尼斯发行大额银币格罗索grosso,纯度0.965,重2.18克。
2、意大利诸城邦和西欧各国铸造的银币纷纷开始铸造自己的大额银币。
3、法国发行图尔格罗斯币gros tournois重4.22克。图尔是法国铸币厂的名字。
4、英国平均每年生产400~4000万枚银便士,同时在欧洲大陆广泛流通。
5、热那亚铸造名为热那维诺(genovino)的金币,均重3.5克左右,足金。热那亚铸造的热那维诺及它的1/4塔罗币(quartardlo)被广泛用于西地中海和黎凡特地区。
6、佛罗伦萨铸造名为弗罗林(florin)的金币,与热那维诺等重,通过南欧日益重要的贸易线路进入西欧和北欧,成为后来大多数欧洲金币的原型。
7、威尼斯发行杜卡特金币(ducat),足金铸造,通行于西欧,一直被沿用至1797年。
兑换方面
1、起初,威尼斯发行的格罗索等于24个德涅尔。
2、意大利诸城邦和西欧各国铸造的银币与德涅尔的比价基本固定在1:12左右。
3、一段时期内,法国的图尔格罗斯币与苏币(苏勒德斯)1:1兑换。
4、威尼斯的杜卡特金币、热那亚的热那维诺金币、佛罗伦萨的弗罗林三者1:1:1兑换。
13世纪诸城邦共和国金币
http://kepudi.qiniudn.com/qiniu/928/image/06ca0184ff8d5ab7e02d92a671eb50e3.jpg|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4世纪。
1、神罗诸侯仿造图尔格罗斯币,铸造格罗申币(groschen),与芬尼(德涅尔、便士)的比价稳定。
2、法国两度发行相当于两个弗罗林的西特币,均告失败。
3、法国标准金币埃居(ecu)成功推行,一直使用到路易十四时代。埃居重4.079克,以后还曾不断改铸。
4、英国1344年发行的贵族金币(noble),重8.972克,价值6先令8便士,相当于半马克(金)和1/3磅(银)。
4、莱茵兰诸侯们统一了仿造弗罗林币的标准,统称莱茵盾,简称盾(guilden),音译古尔登。1盾含23又1/2克拉黄金,66盾=1马克,与佛罗伦萨的弗罗林相同。
兑换方面
1、腓力四世将图尔德涅尔贬值,比价重新规定为1图尔格罗斯=13又1/8图尔德涅尔。
2、英国新格罗特币等于4便士,没有形成二级记账货币体系。
14世纪莱茵古尔登盾金币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4世纪法国金埃居
图为15世纪查理八世时期铸造的金埃居。
http://kepudi.qiniudn.com/wp-content/themes/Ality/img/loading.gif|
15世纪。莱茵盾金含量固定为19克拉。
16世纪(近现代)。螺旋冲压机出现,造币成本极大下降,规模快速增加。
考虑到一些知友对天朝货币发展史感兴趣,分享一个以前写的相关回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通行货币?
本文来自中世纪欧洲的那些或金灿灿或银闪闪的钱币(多图) | 我是科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