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香港社会记者在台北的奇遇

(2024-10-20 20:07:05)
分类: 忏悔录
我这个70后,自幼和同龄人及年轻一级的世代一样,学生时代都是看港片港剧长大得;现在想起,港片港剧在形塑我的价值观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功効。

女生则多半喜欢琼瑶阿姨的言情剧;当然,也有相当爱好诸如周润发赵雅芝的《上海滩》。当然中国台湾的言情剧特别适合青春期的女生们。——这些精神食粮确实和平日三餐一样,足以起到滋补情感,滋润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

如今,这些上世纪80-90年代的港台影视作品,早已远离我们一众人的视野。但是,也总有例外。

譬如:2003年年中,我在广东务工时,在租碟屋看到一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台湾老电影,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记。

这部电影,讲述一位香港社会记者,乘著休假期间,来到中国台湾的台北市,因为职业的关系,他想边休假边实地调研社会“问题青年”的议题。影片开头,他乘机从香港启德机场出发。飞机徐徐昇起;下一个镜头:飞机在台北松山机场降落,他下机通关后,上了一辆的士,向市区驶去。

社会记者很快在台北一个老街区租到短期的房子:那是一幢六层楼,每层楼都有2-3户家庭。他在一家人的屋中租到一个可以栖身的房间。家主人是一对老夫妻,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两口子都长得黑胖。当天晚上,他洗漱了准备休息,女房东独自一人在喝酒,还问他喝不喝酒。不久后,他发现这家人的长女,年已廿一岁。却是个问题青年,因为念到中专后,出社会做事,整日混得朋友圈大多是不良青年。尤其是因为感情问题,已经萌发了自杀轻生的念头,她的家人和亲朋也觉察出来,尽其一切可能保护她。过了几日,她在下午回家,天尚未晚;这天记者刚好在租屋内。父母为她煲了鸡汤。回来时特意嘱咐她喝,时间久不太热,母亲正想加热;父亲,因为心烦之事正欲动怒,母亲一句“老头子,你就别讲了~”,他又欲言又止。她当时已经动了必死,也不介意汤不热,一饮而尽。然后,她又看了弟弟妹妹。弟妹尚幼,她深情的爱抚著他们的脸庞,心中对这个世界已无眷恋;弟弟妹妹,喊著“姊”。须臾,她就在楼顶跳楼自戕。临自杀前,她的亲朋好友还努力保护,戒备她自尽。可是,这一切都晚了。她就倒在那里,口中吐出一滩鲜血,脸与前身正对地面。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死者的弟弟妹妹年幼,其中一位看到这一切,还在说:“姊姊怎么碎在地上?……”

这位香港的社会记者,因为出於良知与正义,也加入了阻止她自戕的义务者中;但是最后这家庭的长姊还是轻生,留下人间悲剧。看到她倒地后,口吐鲜血。记者一言不发,神情凝重。注视良久,内心泛起一股负罪感和愧疚感。

很多职业都是有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记者作为媒体人;社会记者又报道社会人间百态,更应具有其正义感与道义良知。

这部老片,看过已逾20余年。片名导演主演都早已忘却,印象中没有名导名角。整部电影画面晦暗,色调沉重。其后来的故事剧情与结局,也不记得了。不过,一直残存在我的脑海中。


系博主原创。如有以商业用途的引录,引用和转载,请联系博主并获得原创者同意授权,註明出處;如果未经同意授权,私自侵权,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与道德谴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