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

梅城
(一)
层峦叠翠久凝眸,伫立城头忘暑忧。
双塔玲珑舒望眼,三江浩渺荡飞舟。
低吟野旷天低树,近看湖澄月近楼。
喜上龙山风雨至,玉泉寺里醉淹留。
(二)
恰逢酷暑到严州,独上东门古角楼。
双塔凌峰归宿鸟,三江卷雪遏行舟。
先忧天下思文正,总爱家国仰陆游。
风雨欲来雷震耳,乌山只见墨云流。
(三)
物华天宝聚风流,书院北接潇洒楼。
双塔玲珑栖野鹤,三江浩渺荡轻舟。
子陵昔隐耕春岭,文正曾谪守睦州。
总仰先贤知后乐,焉学骚客觅新愁。
梅城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口。她北枕乌龙山,南襟丁水。
梅城城北的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方圆百里,最高处海拔有916.6米,因山石乌黑,且又似一条蜿蜒数十里盘踞在城北的卧龙而得名。曾名仁安山,又称乌山。山周围尽是低矮的丘陵,惟其耸立众山之后,显得格外雄伟,又因颇似泰山,就有小泰山的美称。
梅城城内有二个湖,原为新安江古河道,因地势低,前人利用低地段筑坝蓄水,旱时储水浇灌,涝时缓解洪峰,因而形成此一东一西二湖,站在乌龙山上俯视城内,二湖拟似明珠镶在城中,也有人戏称此乃乌龙的双眼。是梅城的风水湖。
《睦州漫兴》对西湖有“尺水昙花界,领虚入画屏。镜中双阁秀,竹里一灯笼。四顾山含翠,环堤柳送青。闭门宜瞑坐,相对静忘形。”的描写。
三江聚会古严州,一注清流奔杭城 梅城城南新安江自西而来,兰江由南切入,在城东南会合再折向东北,江也就改称为富春江了,这一汇一折成为“丁”字,梅城就“南襟丁水”了。
处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汇合处的梅城水路四通八达,古时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是联系江、浙、皖、赣、闽等地的水上通衢要道,为浙西、皖南、赣东北水上交通枢纽和主要商埠。溯兰江而上可达浙西的兰溪、金华及衢州;沿富春江而下达省会杭州、直入东海;逆新安江而上,可达市府所在地新安江街道及淳安县和安微省。但因水深又急,一直没建桥梁。直到20世纪初梅城的“大溪“上才建起严州和三都两座大桥。
人文景观
梅城古镇乌龙山脚的玉泉寺
(徽、婺二水纡徐萦回,绕卯巽而东之。卯于卦位为离,离巽相薄,二塔并耸,则形势全而灵光焕,其文明之象乎。——“卯巽二峰建塔记”碑文)
梅城不仅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人文景观也很丰富。刘长卿、范仲淹和陆游祖孙三代及柳永等都曾在严州任职,并留下许多著名诗篇。孟浩然的 宿建德江便写于此。
前一篇:2022年07月26日
后一篇:雷峰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