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2014-09-22 16:08:54)
标签:

美食

分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怎样进行考察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与交流,了解考察活动的一般程序。

2.       能初步开展简单、有效的考察活动,并能撰写简单的考察报告,提高实地考察能力。

3.       通过考察活动,初步形成对环境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考察的一般程序。

  教学难点:如何开展考察活动。

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       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等方式,了解考察活动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2)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考察报告的撰写方法。

教师准备

(1)    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实地考察的相关知识。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小学生实地考察的图片或录像片段等,让学生观看

2.       引出课题

你知道他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吗?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考察吗?引出课题。

1.       学生观看

2.       学生交流

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       交流共享

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学生收集的案例,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考察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考察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总结,让学生明确考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考察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考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撰写好考察报告。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生互动

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       制定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方案,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论证。

3.       实践体验

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分组开展“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活动,并做好记录,撰写好考察报告。

1.       学生撰写方案并交流

2.       学生实践体验

 

交流展元,多元评价

1.       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幻灯片、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考察中的体验和收获,并提出新的问题。

2.       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

小组交流和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小学生实地考察的图片或录像片段等,让学生观看

2.       引出课题

你知道他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吗?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考察吗?引出课题。

1.       学生观看

2.       学生交流

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       交流共享

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学生收集的案例,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考察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考察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总结,让学生明确考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考察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考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撰写好考察报告。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生互动

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       制定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方案,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论证。

3.       实践体验

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分组开展“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活动,并做好记录,撰写好考察报告。

1.       学生撰写方案并交流

2.       学生实践体验

 

交流展元,多元评价

1.       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幻灯片、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考察中的体验和收获,并提出新的问题。

2.       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

小组交流和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小学生实地考察的图片或录像片段等,让学生观看

2.       引出课题

你知道他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吗?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考察吗?引出课题。

1.       学生观看

2.       学生交流

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       交流共享

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学生收集的案例,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考察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考察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总结,让学生明确考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考察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考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撰写好考察报告。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生互动

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       制定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方案,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论证。

3.       实践体验

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分组开展“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活动,并做好记录,撰写好考察报告。

1.       学生撰写方案并交流

2.       学生实践体验

 

交流展元,多元评价

1.       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幻灯片、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考察中的体验和收获,并提出新的问题。

2.       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

小组交流和评价

 

 

 

 

第二课月饼的制作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月饼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2、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月饼,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知道月饼蕴含的节日文化,加深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月饼制作的步骤和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制作月饼的方法。

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月饼的制作方法。

教师准备

(1)通过多种方式,掌握月饼的制作方法。

(2)制作月饼的材料、工具。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          播放欢快的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请学生说说歌曲是怎样的意境。

2、          请学生畅谈对中秋节的了解和中秋节的特色美食。

3、          揭示课题《制作月饼欢度中秋》。

(二)学习方法,掌握要领

1、          学习小组交流,认识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2、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

(1)工具:月饼模子、烤箱、面板等。

(2)材料:面粉、转化糖浆、花生油、碱水、豆沙或者枣泥馅、鲜鸡蛋等。

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月饼制作的要领。

(1)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步骤:

和面、调馅儿——做饼皮——包馅——压模——成型——烘烤

(2)师生归纳制作要领。

压皮儿:把面团揉至软硬适度、皮面光洁,醒发约30分钟后,把醒好的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并擀成一个个面饼待用。

包馅儿:按照面皮、馅料14的比例将豆沙或者枣泥馅分好。然后用饼皮包裹已分好的馅料,包时饼皮要压的平整,合口要圆滑均匀。

压模:将团好的月饼坯放入模具轻轻用手压实、压平,压时要力度均衡,使月饼棱角分明,花纹清晰。

成型:把模具拿到案板边上将饼坯拍出,脱模时要注意轻磕模具四周,以保持饼型的平整。

烘烤:在月饼上喷清水入炉,炉温200℃~220℃(如用热旋风炉,炉温298℃),烘至饼皮成米白色或微有金黄色时才可以抽出,在饼面上涂刷蛋浆,再放回炉内烘至熟透。

(三)制作月饼,快乐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月饼,提出活动要求:

1、          注意安全。

2、          友好合作。

3、          讲究卫生。

4、          大胆创新。

(四)交流体验,分享收获

将做好的月饼放到烤箱中烤制。在月饼烤制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制作月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哪些体验和收获?有哪些新的想法?等等。待学生交流完成后,香喷喷的月饼也该出箱了。

(五)学生品尝已经烤制好了的月饼,并表达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的美好祝福。

第二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小学生实地考察的图片或录像片段等,让学生观看

2.       引出课题

你知道他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吗?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考察吗?引出课题。

1.       学生观看

2.       学生交流

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       交流共享

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学生收集的案例,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考察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考察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总结,让学生明确考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考察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考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撰写好考察报告。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生互动

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       制定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方案,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论证。

3.       实践体验

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分组开展“学生附近不同时间段车流量情况考察”活动,并做好记录,撰写好考察报告。

1.       学生撰写方案并交流

2.       学生实践体验

 

交流展元,多元评价

1.       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幻灯片、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考察中的体验和收获,并提出新的问题。

2.       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

小组交流和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