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起源与发展
(2013-09-22 18:46:31)
标签:
作业成本法财经 |
分类: 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实务 |
1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在20世纪后期,现代管理会计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这些新进展都是围绕管理会计如何让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能力而展开的。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法便是其中之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1.技术背景和社会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全球竞争压力日趋激烈。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师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最终发展为依托于计算机的一体化制造系统,实现了生产领域的高度计算机化和自动化。随后,计算机的应用延伸到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从订货开始,到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均由计算机控制,企业成为受计算机控制的各个子系统的综合集合体。计算机化控制系统的建立,引发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准时制生产系统应运而生。准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使传统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方法受到强烈的冲击,并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
2.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
传统成本核算中,产品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必须按一定标准将其分配计入有关产品。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通常以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这种方法在过去的制造环境下是比较适宜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随之,制造费用构成内容和金额发生了较大变化,与直接人工成本逐渐失去了相关性。随着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巨变,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逐渐显现出固有的缺陷,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制造费用激增,直接人工费用下降,成本信息可信性受到质疑。(2)与工时无关的费用增加,歪曲了成本信息,(3)简单的分配标准导致成本转移问题出现,成本信息失真。
2.2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和起源与发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通过追踪作业活动,动态地反映、计量作业成本,并以作业为基础计算的产品成本,用以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现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再按照产品等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等成本对象。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管理会计学家绪缨率先撰文介绍作业成本法,掀起了国内的研究热潮。1999年,财政部重点课题《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在陕西农业机械厂、西安变压器厂等开展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后来,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公司其内部管理中也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现在,许多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都在积极尝试推行作业成本法。
3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3.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包括:资源,作业,作业中心,成本对象,成本动因。
作业类别 |
作业中心例子 |
常见成本动因 |
单位作业 |
与机器有关的作业 |
机器工时 |
批别作业 |
采购订单,生产订单 |
处理的订单数 |
产品(顾客)作业 |
质量检验,售后服务 |
检验次数,服务次数 |
维持作业 |
人事管理的培训 |
培训时间 |
作业中心(Activity Center)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把相关的一系列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就构成该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库是作业中心的货币表现形式。
3.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而作业成本法将着眼点和重点放在对作业的核算上。这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成本计算法将作业这一关键环节给掩盖了,直接把资源分配到产品上形成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计算的重点放在作业上,作业是资源和产品之间的桥梁。根据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把有关生产或服务的制造费用按照资源动因归集到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第二阶段通过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对于直接成本的处理是完全相同的,但对间接成本按照成本成本动因进行了两次分配——先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这使得计算成本结果更为准确。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分配的两阶段,如下图:
|
资源动因 |
|
作业动因 |
|
|
|
|
|
|
|
分配↓ |
|
分配↓ |
|
|
———→ |
|
———→ |
|
|
第一阶段归集作业成本 |
|
第二阶段归集产品成本 |
|
图3-1 分配间接成本的两阶段
以上的内容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起源和发展以及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通过追踪作业活动,动态地反映、计量作业成本,并以作业为基础计算的产品成本,用以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费用的分配着眼于费用发生的原因,将费用分配与导致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照费用发生的原因分配费用。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许多缺点,在现代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