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差调节、无差调节
电力系统中,系统频率的二次调节的方法,笼统可分为有差调节和无差调节两大类。
一、有差调节
有差调节就是根据频率偏差的大小来控制各调频机组,并按频率偏差的比例增加调频机组的有功功率进行调节的方法。有差调节器有如下特点:
(1)各调频机组同时参加有功调节,无先后之分
当系统频率出现偏差时,各调频机组的平衡工作状态被打破,各调频机组均向同一方向进行有功调节,同时发出改变机组有功功率的命令。因此,所有的调频机组均向减少频率偏差的方向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共同承担减少频率偏差的任务,有利于充分利用机组的调频容量。
(2)计划外的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调频机组所承担的计划外的有功功率的份额,与机组的调差系数KGi成反比。KGi越大,调频机组承担的额外的有功功率增量越小。机组承担的计划外有功功率的份额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机组的调差系数来实现的。
(3)稳定后的频率偏差较大
有差调节不能让系统频率稳定在额定值上。正是由于频率的偏差才有了调频的有功功率增量。没有频率偏差,也就不存在调频的有功功率增量。系统的负荷增量愈大,导致系统的频差愈大。使用有差调节器时,需要不断地人工校正调差系数,以减少频率的偏差。这是有差调节器固有的缺点。实际上,这种频率调节方式称为半自动的调频方式。
二、无差调节方法
无差调节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系统中调频机组之间设置不同的比例调节器、积分调节器及微分调节器的方法,在系统发生额外的负荷时,通过调节各调频机组的有功功率来实现系统频率恢复到额定值的方法。一般分为主导发电机法、假有差法和积差调节法三种。
特点:
用无差调节器为主导调节器的主要缺点在于各机组在频率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有先有后,缺乏同时性。这种调节方法必然导致调频容量不能充分、快速利用,从使整个调节过程变得较为缓慢,调频的动态特性不够理想。
对比:
简单地说,有差调节就是负荷的变化对应转速也变化,无差调节的负荷跟转速没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